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千四百章牛津(1/2)

作者:大國雄起字數:4700更新時間:2019-11-02 08:36:14

    李忠信和晴子三井雅子一行人在邁森的帶領下,很快到了牛津大學。

    李忠信看到,牛津大學與城市融為一體,街道就從校園穿過,和黑省的幾所大學十分相似,基本上看不出來這是一所大學。

    牛津有一個中央學校,其中包括各個校院和係圖書館,以及科學實驗室,其中有38個學院以及7個永久私人公寓,這些學院並不隻是宿舍,而是實質上負責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學。

    牛津博物館也是重要的文化代表。其中阿什莫爾博物館建於1683年,是英國第一座博物館,比大英博物館早70年,現為英國第二大博物館。其它包括牛津故事博物館、科學史博物館、庇特河流人種史博物館、現代藝術博物館、大學自然曆史博館等。

    李忠信對於牛津的底蘊還是相當震驚的,可以這樣說,羅馬不是一天建起來的,有底蘊的大學,也不是一朝就成名的,需要很多的底蘊,一個學校最強大的地方,就是學校的底蘊。

    中國的大學,現在隻有清華北大這樣的學校底蘊深厚,其他的大學和英國這邊的大學真的無法比擬,光是底蘊和其他的地方,就差出去好幾百米的距離了。

    按照邁森的介紹,牛津大學這邊共有104個圖書館。其中最大的博德利圖書館是英國第二大圖書館(僅次於大不列顛圖書館),於1602年開放,比大英博物館的圖書館早150年,現有藏書600多萬冊,擁有巨大的地下藏書庫。劍橋也有近100個圖書館,藏書約500多萬冊,每年購書經費約300萬英鎊。根據1611年英國書業公所的決定,英國任何一家出版社的圖書都必須免費提供一冊給牛津和劍橋的圖書館,至今如此。

    市中心周圍街兩旁布滿中世紀的四合院,每個四合院就是一所學院,由於在當時學術是教會的專利,因此學院都以修院式建築來設計,不過四周往往圍繞著美麗的庭園。盡管大多數的學院這些年來多有改變,但是依然融合許多原有特色。

    每個學院完全是中世紀修道院的模樣,城內多塔狀建築,故又得名“塔城“。位於民眾方庭的圖書館,建於1371年,是英格蘭最古老的圖書館;大學植物園,建於1621年,是英國最早的教學植物園。

    雷德克利夫廣場是大學舉行慶典及各項文藝活動的中心,這是整個古城的中心。

    聖瑪利教堂位於廣場南邊,十七世紀前,學校的主要慶典、音樂會都在這舉行。廣場西側是建於1509年的brasenosecollege,學院因創校時,大門上有一隻銅製的獅鼻扣門環而得名。學院正門的天庭中,有一座寶藍色的日晷鍾。

    廣場的西角是建於十五世紀的神學院,有古典式圓頂的雷德克利夫建築是牛津很特殊的建築。它是圖書館的原始建築。早期作為大學的研討教室之用,後來才改為大學圖書館的閱覽室。

    克萊斯特教堂被牛津人親切呼為“thehouse“。萬靈學院(allsoulscollege)是牛津眾多學院中唯一沒有大學生的學院,因為學院中隻有研究生,因而被視為世界最具學術權威的高級學府之一。城東的莫德林學院的城堡,被人們稱為“凝固了的音樂“,的確優美異常。鍾樓以大青石砌築,朝天高指。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