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千五百九十章信服和分析(2/2)

作者:大國雄起字數:4598更新時間:2019-11-23 18:58:42

    這個事情呢!李忠信有他的看法,李忠信覺得,這個就是國家向市場經濟轉變過程中的一個產物,是由於國家體係和以前製定出來的那些個政策而衍生出來的一種必然現象,無非是當時賺錢的都是那些個權貴子弟罷了。

    再以後呢!在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初期的時候,很多人受到“先富論”的片麵性理論影響,很多企業裏的領導幹部道德水準開始下滑,開始靠近並向“工人貴族”方向墮落。

    首先是大吃大喝開始抬頭,在接待客戶,接待政府檢查評比等廠務活動中,大吃大喝;在外匯商店購買進口家電等作為贈送禮品,敗壞風氣。

    他們的口號喊得很響亮,我們是為了企業的生存發展,為了企業更好的存活,隻有這樣做,才能夠讓企業好起來。

    他們這些人在這個時候基本上都有一種想法,用企業的錢來打通自己的路子,哪怕今後不在企業裏麵工作了,我隨便都能夠調到其他企業去繼續當領導,或者是當更大領導,至於企業拿出去的那些錢,那都是應該的。

    有領導找我辦事或者是朋友找我辦事,那麽,一律開綠燈,企業賺錢不賺錢我不管,隻要是我賺錢了,我的領導和親朋好友賺錢了,那麽,我就已經成功了。

    上梁不正下梁歪是有數,最頂層的領導貪汙**,下麵的中高層領導幹部也是一樣,工人雖然強烈不滿不平,但是根本就起不了任何的作用。

    這個時候有很多人都推廣迷信廠長經理負責製的神話,把它強調到無以複加的程度,甚至很多地方都成了和淩駕於各級廠黨委和取代黨委的地步,因而職代會和黨委命運一樣,就成了“聾子的耳朵”隻是擺設,起不了監督作用了。

    所以這種不平不滿就開始轉化為普遍的盜竊行為,用於抵消沒辦法**而帶來的個人利益損失。所謂大盜竊國,小盜越貨一個好端端的企業就這樣變成了資不抵債。

    這個是一種情況,另外一種情況呢!是改革開放以後,各種競爭也是多了起來。

    多種所有製經濟開始發展,相互競爭,打破了原來的計劃經濟,在市場經濟體製下,競爭激烈,很多國有企業接受不了就破產。

    共同發展、共同富裕、防止兩極分化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想和信念,在改革開放新時期受到強烈衝擊和改變,是大型國營企業衰敗和破產的思想和理論基礎。

    而忠信公司就沒有了這樣的一種羈絆,忠信公司是私人企業,所有的一切都是忠信公司的,在李忠信的高工資以及各種製度的規避下,是不會發生國營企業這個時候那種情況的,所以,在這樣的一個時候,忠信公司迎來的發展高峰期。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李忠信是重生人士,對於今後的發展情況有著很深的認識,所以,忠信公司才能夠快速發展。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