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問題(2/2)

作者:大國雄起字數:4488更新時間:2019-12-21 18:59:48

    最開始的時候,人們為了解決溫飽問題而苦惱,現在溫飽問題解決差不多了,就需要讓人們能夠獲得生活的滿足感。

    基礎的東西做好了,對於老百姓方便,對於國家來講,也是相當好的一件事情。

    無論到什麽時候,商品需要進行流通,隻有基礎建設達標了,那麽,東西才能夠快速的地流轉起來。

    貨物快速地流轉起來,人們的生活就會逐步改善,生活逐步改善以後,那麽,經濟就會快速增長,做事情的人也就會越來越多。

    進入九十年代的這個時間裏,經濟領域的主要主體依舊是國有企業和國有銀行,企業的投資某種意義上就是國家投資。

    政府既是所有者,又承擔著管理的責任。通過實施產業政策,對國有企業的投資、項目進行管理,政府和企業都認為較之那種剛性極強的計劃管理是一種進步,很容易接受。

    政府減弱了對企業的直接幹預,增強了企業活力,與當時的抓大放小、減人增效、政策性破產等配合,產業結構較快地得到了改善。

    這些個國有企業的人出來以後呢!國營企業減負了,產品結構調整了,那麽,就會減少國營企業泯滅在經濟浪潮之下的可能。

    而這些人出來以後,會進入私營企業或者是成立私營企業,那麽,中國的私營企業就會進入一個發展的高潮期。

    政府既是國有企業的管理者,又是產業政策的製定者和實施者,國有實體企業與國有金融企業保持著關聯關係。再加上政府與國企關係的改革不到位,這就使產業政策不太可能公平對待各類所有製企業。

    政府包括資本市場和銀行,在實施產業政策中不能保持市場中立,產業政策隱性或現性的都有保障公有製為主體、國有經濟為主導、做大做強國有企業的功能。一些行政性壟斷,所有製歧視,正是以產業政策的名義出現和持續的。

    忠信公司雖然在做銀行,也是提出來要為民營企業保駕護航,給他們提供大量的資金,但是,如果所有的私營企業都在忠信公司這邊貸款,那忠信銀行也是沒有那麽多錢的。

    私營企業這個時候有一個最大的弊端,那就是沒有任何的抵押物品,做起來了就做起來了,做不起來的話,創業者直接就一無所有了,所以,國有銀行輕易不會給私營企業做貸款,給他們擔保什麽東西。

    而國營企業則不同,企業是國家政府的,國營企業出現了困難,都不用其他的,直接和市裏麵或者是省裏麵哭窮,沒有辦法給工人開資了,那麽多人不開資的事情絕對是一件大事,必須要給我解決,那政府直接就會給企業進行一部分的貸款。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