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千八百六十九章東北大米(2/2)

作者:大國雄起字數:4616更新時間:2020-04-12 09:00:37

    最主要的是,五常縣的大米都叫五常大米,其中真正好吃的大米,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優質的好米呢!隻占其中的百分之四十左右,甚至連這個標準都達不到。

    因為什麽呢!不是五常所有的地方種植出來的大米都好吃,因為需要看是什麽水澆灌的。

    發源於張廣才嶺西麓的拉林河、牤牛河、溪浪河、阿什河等4條主要河流貫穿五常全境。

    因為水源地森林植被覆蓋率達70%以上,沿途沒有工業汙染,水質優良,水體含有豐富的礦物質,所以呢!為五常市的水稻生產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條件。

    河流水質甘甜,水體中人體必需的礦物質含量豐富,達到國家一級礦泉水飲用標準,是綠色、有機食品重要的生產保障。

    但是,因為地形不一樣,造就了不一樣的小氣候,而且土壤也不一樣,澆地的水也不一樣,隔著一條河,種出來的水稻就不一樣。

    當地人都知道,張廣才嶺附近的大米最好,但是,那隻有一小塊的區域,其他還有幾處比較特殊的地方的大米好吃,可是,一般人是不知道,也是買不到的。

    實際意義上來講,在東北這個地方,你去米廠看著加工水稻都不見得能夠得到完好的高品質的大米。

    正是因為這樣的一個原因,李忠信一直就認為,隻要是黑土地上的大米都好吃,關鍵是在米的品種和品質,摻假不摻假的問題也是最關鍵的地方。

    東北的黑土地是大自然給予人類的得天獨厚的寶藏,是一種性狀好、肥力高,非常適合植物生長的土壤。

    全世界僅有四大塊黑土區,分別是烏克蘭的烏克蘭平原、美國的密西西比平原、中國的東北平原以及南美洲阿根廷連至烏拉圭的潘帕斯草原。

    黑土是土壤的類別之一,具有肥力高、性狀好等特點,是農業比較理想的一種土壤類型,它的形成主要是與氣候因素(地形、母質、微生物、時間等)有著直接關係。

    但是由於氣溫較低、蒸發量較小,因此土壤水分(地表水)含量較高,有利於植物(落葉闊葉林)的生長,而落葉、枯枝,甚至包括樹木枯萎後由於微生物分解比較弱,過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的積累、沉澱才漸漸形成了黑土地。

    據了解,黑土的形成周期十分漫長,要形成約1厘米厚的黑土層至少需要400年不斷的積累沉澱,屬於最寶貴且又不可再生的土壤資源。

    富錦這邊呢!是由黑龍江、烏蘇裏江和鬆花江這條江衝積而成的三江平原,土地介於北緯°之間,屬於溫帶季風氣候,和日本那邊最著名的產米地在一個緯度。

    李忠信覺得,隻要他在大米的品種上選好了,在黑土地好的水源區域種植,在種植方麵的技術上弄好了,在磨米的環節做好了,那基本上就成功了。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