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科技興國(2/2)

作者:大國雄起字數:4596更新時間:2020-04-26 20:06:09

    別的不說,李忠信因為是重生人士,他心中清楚,以信息科學、信息技術為主要標誌的世界科技革命正在形成新的高潮。

    可以這樣來講,知識經濟已經進入人類文明發展的曆史進程,科學包括社會科學給社會生產和生活方式帶來深刻變化。

    科技進步成為經濟發展的決定性因素,科學技術實力成為衡量國家綜合國力強弱的重要標誌。

    科技不發達,綜合國力是無論如何都上不去的,這個也是發達國家一直的共識,他們也一直在按照這樣的一種路線前進。

    這些國家都實施麵向新世紀的發展戰略,搶占科技和產業的製高點。

    李忠信認為,中國要強盛、要複興,就一定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努力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

    麵對發達國家在經濟與科技上占優勢的壓力,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突出問題就是必須從社會主義事業興旺發達和民族振興的高度,充分認識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李忠信有著自己獨特的看法,自從進入了現代以後,可以這樣來講,科技是無處不在的,科技也讓人類無比自豪,沒有科技的發展,人類也是沒有辦法成為地球的主宰的。

    科技對於人類十分重要,沒有電的出現,人們還會一直生活在斷斷續續的黑暗中,還是那種點蠟燭生活的日子。

    沒有煤氣、石油的出現,人們還得繼續用生畜拉車,沒有手機和電腦,人們還會用郵寄信件的方式聯係。

    到了這個時代,人們的衣食住行一刻都離不開科技的貢獻,正是因為這樣的一種原因,世界上的有識之士在時時刻刻的對科技的發展以自己的方式探索著,貢獻著。

    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使得科學不隻為尖端技術服務,也越來越多地滲透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精密的機器人,越來越先進的汽車,虛擬的遊戲,高科技信息的傳送等等。

    從1901年發明的真空吸塵器,到人造地球衛星、載人宇宙飛船,科技在不同領域裏顯示出了強大的力量。電子產業、通訊技術的日益普及,納米技術、超導材料的廣泛應用,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的科技發展突飛猛進,人工合成胰島素、斷手再植、雜交水稻、爆炸原子彈和氫彈、發射人造衛星和飛船等等,這些令世人矚目的科技成就,大大縮短了我國和先進國家的科學技術的差距,為我國的現代化建設注入了活力。

    李忠信心中清楚,科學技術絕對是第一生產力,科學將為中國的騰飛插上翅膀,這個事情是毋庸置疑的一件事情。

    科技需要創新,如果沒有創新精神,那麽社會就無法進步,現在國家提出來了科教興國的戰略,勢必讓中國進入快車道,進入快速發展期。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