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十一章 刀狩令與帶刀狀(下)(1/3)

作者:落木寂無聲字數:9362更新時間:2019-05-17 21:46:11

    “刀狩令”,顧名思義,就是強令那些不具備正規武士的身份的人交出武器,禁止殺傷**具的民間流通。

    扶桑史上第一次刀狩,可以追溯到鐮倉時期。當時的幕府執權北條家,看到高野山的和尚蓄養僧兵自重,便下發禦書,要求住持們將所有刀劍上交,鑄成高大的鐵佛像。後來禁令的範圍還擴大到了弓矢。

    後來鐮倉幕府倒台,執權北條家的嫡流絕了後,“刀狩令”便自然失效了。直到數百年後,柴田勝家在北陸收拾一向一揆留下的廢墟,急需短期內強化治安,才又祭出這個手段。進而發展成為桃山時期的基本國策,是豐臣關白政權頒布“總無事令”和“海賊禁止令”的前置條件。

    不需要什麽高深理論知識,用常識就能想得到,收繳了民間武器之後,治安肯定會顯著好轉的。但同時,領內農兵的戰鬥力,也會大幅度地下降。所以那些財政能力不足以支撐常備兵的勢力,是無論如何不會實行刀狩的。

    另外,這也跟所有的改革措施一樣,會遭遇一定的反對。百年亂世至今,很多人已經習慣靠武力維護自身安全與利益,要他們立即放下刀劍,相信領主的治安機構,那也是強人所難了。

    所以平手汎秀沒有指望一蹴而就。

    他環顧了一下神色各異的眾家臣,佯作思考狀,緩緩道:

    “刀狩令,確實是有效的手段。隻是佩刀乃武士家族的象征,不可輕易禁廢。寺社又有‘守護使不入’之權,也不好直接插手。”

    說到這裏,他著重注意了一下沼間任世入道和寺田安大夫的神情,繼續說到:

    “故而,我準備實行另一項政策,便是向領內國人和寺社,發放‘帶刀狀’。從此領內除本家的武士之外,凡持有‘帶刀狀’者,方可攜帶武具。無此狀者,需要將武具上交,否則視作圖謀不軌。不知各位以為這樣如何呢?”

    汎秀講完之後,便示意眾人表態。不出所料,河田長親最能了解主君心思,當即便下拜稱:“主公思慮深遠,果然勝我等百倍!”

    玉越三十郎也馬上全然讚同。以前他作為武具商人,一向覺得亂世更好做生意,但現在隨著平手汎秀多年,眼界大有提示,不再局限於賣些刀劍盔甲了。

    接著本多正信淡然說:“主公此舉十分高明。”但他神色中藏著些微不以為然的意思。因為正信始終覺得柔性的權術比死硬的法規更有效。

    而後愛較真的沼田佑光發問了:“請恕臣下愚鈍,不知這‘帶刀狀’是發給個人的嗎?那豈非要頒發數以萬計的書狀?”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