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十三章 第三類人(1/3)

作者:落木寂無聲字數:10308更新時間:2019-05-17 21:47:14

    經過了和泉和淡路的經曆,加上尾張、美濃的見聞,平手汎秀總結分析之後,發現各地的豪族國人眾們,大致可以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胸無大誌,缺乏追求的人,也就是俗稱隨波逐流的牆頭草。這部分人沒有什麽堅定不移的長遠目標,對大名的集權化手段也抵觸有限,隻要大局底定了,就會安定地表示服從。

    以沼間任世入道為首,那批最先表示服從的和泉眾就是如此。他們是比較理想的順民,不會對領內治安造成太大威脅,但相應的,作戰能力就無法令人滿意了。隨安宅信康一起降服的淡路六家豪族便歸屬此類。

    第二類是受不住寂寞,物欲和權力欲旺盛,一門心思向上爬的人。這部分人如果自己成不了野心家,就甘為野心家的走狗,往往會為了高官厚祿,主動向大名投降稱臣,投入到集權體製當中。

    寺田安大夫便是這樣,淡路的菅達長也差不多。他們參與合戰的積極性和能力都明顯強於一般人,比起譜代軍隊也毫不遜色。然而其忠誠度顯然值得懷疑,什麽時候別的大名開出更好的條件了,倒戈的可能性不小。

    第三類就比較特殊了,是那種執著於當土皇帝,抵抗集權化進程的人。你要說他有野心,可人家一塊破地蹲了幾十年也無心擴張,但要說他沒野心,卻又死活不肯被納入官僚係統的統治。這可謂是特殊曆史條件下,特殊的曆史現象。

    和泉的鬆浦孫五郎,淡路的船越景直,是第三類人物的典型代表。他們的特點是,始終堅持“以我為主”的立場,遊走於各家大名之間,拒絕融入任何一家勢力。是國人豪族裏最難家臣化的。

    靠著這種“傳統”的價值觀能夠籠絡小部分人,但終將被曆史的車輪碾過。扁平化的社會結構,毫無疑問會比金字塔式的層層剝削更具力量。

    所以鬆浦孫五郎已經身死族除了,連家名都成了曆史。

    而船越景直呢?

    對莊田城的攻勢持續了一個時辰,菅達長和他的追隨者們一共付出了四百條人命的代價,將守城軍的注意力全部吸引到城牆上來,這時候熟悉地形的野崎內藏介帶著幾個精銳喬裝打扮,穿過山穀小路,用以前留下的吊索潛入城裏,燒毀了糧倉和彈藥庫,而後又趁著混亂全身而退。

    在這之後,也許還會存著三五天的口糧吧,再算上樹皮草根之類的,理論上可能還足夠多撐十天半月。

    但實際上絕對堅持不到那時候。

    城裏算的上精兵的部隊一共也就不到五百人,而且已經在激戰中受到很大損失。剩下的隻是低劣的封建時代軍隊,身上並沒有民族主義、革命理想、宗教狂熱之類的增益效果。倉庫的火焰是瞞不住的,彈盡糧絕的恐慌與絕望會像急性傳染病一樣蔓延,吞噬掉全部的士氣和戰心。

    按菅達長的話說是“如果船越景直那家夥,今晚不主動出城偷襲的話,明天早上其他人就會綁了他,反水來投降吧!”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