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十五章 名盛愈謙(1/3)

作者:落木寂無聲字數:11770更新時間:2019-05-17 21:47:48

    “口宣案,上卿——藤原權中納言,元龜元年十月初二日,宣旨:尾州武人平手汎秀者,宜任從五位下,中務少丞。內藏頭藤原言經奉。”

    任官的詔書已經安全地存放在岸和田城裏了,前來宣旨的使臣也早就恭送了回去。但本丸中,平手汎秀的妻妾子女們都還沉浸在喜不自勝的情緒裏麵,城裏的武士們同樣是高興得忘乎所以,得意洋洋,空氣中彌漫著令人愉快的氣氛。

    “中務少丞”即是指的在“中務省”擔任“少丞”的官職。中務省乃是八省之一,掌握各項政令的製定和傳達,是一個比較顯要的部門,而少丞則是負責起草文件,管理書狀的事務官。其上還有“大丞”,“少輔”,“大輔”以及部門一把手,慣例由皇族擔任的“中務卿”;其下則是“大錄”,“少錄”以及“內記”,“監物”,“主鈴”,“典鑰”等。

    當然,朝廷機構早已經沒什麽實權了,官職授予給武士,隻具有象征意義,並不是真的要你到京都去上班。更重要的還是“從五位下”這個名頭。

    律令製的位階共分三十個等級,由最高的“正一位”,到最低的“少初位下”。其中“從五位下”排在第一十四名,是一個屬於上半區的位階。一般來說,到了這個檔次,就可以說是一隻腳踏入了大人物的行列,廟堂裏掛了名的權貴。如果是幾百年前,五位以上的敘任是需要一套繁複儀式的。不過時勢變幻,朝廷日漸衰微,名分貶值,隻要禮金到位,排場也就不那麽嚴格了。

    接下來,征夷大將軍掌握權力,武家想要弄個官身,必須通過幕府來申請,嚴禁“越級上訪”。(源義經就是死在這上麵)然則經過一段時日之後,幕府也不幸和朝廷一樣日漸衰微了,來到戰國時期,各地大名都是自行“進京跑官”了。

    一般沒什麽特色的大名,達到一定實力之後,送點錢上去,買回來的就是“從五位上”或者“從五位下”的等級了。禮金送的特別豐厚,或者是有公家方麵的人脈,才有希望拿到“正五位上”、“正五位下”的級別。

    再往上,非公家出身,能拿到四品以上官位者,是寥寥無幾的,要麽像毛利元就,連續不斷地往京都送銀子,一次幾千貫;要麽像武田信玄,娶了前任太政大臣的孫女,有著強力的裙帶關係;要麽像六角定賴,領地就在京都周圍,積極參與曆次勤王活動,抑或幹脆如三好長慶、織田信長那樣揮師上洛自己掌權……

    之前受領的“監物”官名,雖然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公認,但終究是織田家的私相授予。如今可是得到官方背書的正式官職了,這是天壤之別。

    取得了這個名號之後,平手汎秀的身份,就與那種不太有身份的“鄉下大名”們等同,倘若有緣在外交場合遇上北條氏康,或者島津義久之流,便可堂而皇之的平起平坐。

    目前還不能說他的名字與北條、島津有著同樣的分量。以軍力論,平手家還不足稱道,就算把剛打下來的淡路和西讚岐加上,所領也隻有二十餘萬石,動員力也不會超過一萬二千。

    不過若算上商業收入上的優勢,亦足以稱得上是影響瀨戶內海地區的局部豪強了,有了響亮的官位之後,與天下群英們的差距,也在可企及的範圍內。

    如果平手汎秀以現在的勢力獨立出去的話,也立即會被視作值得一提的戰國大名,而非弱小的國人眾了。當然他根本不會讓這種事發生。

    另外,名份上的優勢也會有助於對新征服領地的管理,以及對潛在敵人的繼續攻略。關西的民風普遍要閉塞和傳統一些,對朝廷官員的敬畏也比關東要更深一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