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十五章 順勢收網(上)(1/3)

作者:落木寂無聲字數:10816更新時間:2019-05-17 21:47:55

    和泉的“民意代表”們來到這淡路島求助的結果是,平手汎秀答應了出麵“做些事情”,但沒說會做到哪個程度。

    對於這個局麵,了淨禪師和田代宮司自然高興不起來,但也談不上絕望,稍作逗留,又送了些除“錦旗”之外的禮品後,就告辭離去了。

    雖然他們口口聲聲說“除平手中務大人之外,再無餘者可以救我等於水火”,然則實際上,這些存續多年,名聲顯赫的寺廟和神社,其實都是人脈很廣的。朝廷的高官,幕府的重臣,比叡山和奈良的文化人,都說得上話,隻是缺乏地方實力派的撐腰——所以就來找平手汎秀了。

    就算找不到武家為他們出頭,這些宗教勢力,也是可以利用政治力量來向新任的代官們施壓的。當然亂世還是刀兵最靠譜最有說服力,這“政治力量”嘛,說起來高大上,實際效果難以保證。

    平手汎秀現在論官位是“從五位下中務少丞”,還有著“淡路守護”的職役在身,手裏更掌握著數千軍勢,又在和泉、淡路、讚岐一帶有著深厚的影響力,可謂是名實兼得的“近畿豪強”,他的意見顯然是很重要的。

    不過,要想把幕府任命的守護代官搞下去,那還是要按照基本法……不對,是要靠幕府的“研究決定”了。

    這就又涉及到足利家組織結構的問題了。

    室町幕府得天下二百餘年,自有“三管四職”之類的體製在。後來權勢被奪,將軍式微,體製也就逐漸崩潰。直到足利義昭從和尚廟裏還俗出來,帶著一幫子遺老遺少和蝦兵蟹將返回京都,總體上依舊處於比較混亂的狀態,做事也沒什麽章程,一旦有什麽爭議,基本都是靠公方大人一人的“欽定”來作裁決。

    而後織田信長對義昭的行事產生不滿,於是提出幾十條規矩,規定了幕府日常工作的方式,也限定了許多禁止事項。

    從此之後,幕府想要從正規渠道發布什麽法令的話,就無法像以前那樣便宜行事了,而必須走流程層層傳達。這個流程中,有幾個人是繞不過的(至少不可能全部繞過去):織田家的京都留守役塙直政,領雙份薪水的明智光秀,以及態度越來越動搖,即將變成臥底的細川藤孝。

    如此一來,足利義昭自然是憤懣交加,敢怒不敢言的。但從另一方麵,信長這個舉動倒也令幕府的秩序清晰了不少,漸漸擺脫了草台班子的形象。

    現在足利和織田兩方,是屬於心照不宣,暫未撕破臉皮的情況。義昭當然不敢明著對織田不利;反過來如果是幕府的正常行政,跟織田的利益無關,信長也不會閑著沒事就過來找碴。

    總而言之,想要名正言順,不留後患地解決解決和泉問題,理論上需要搞定幕府半數以上的重臣,當然足利義昭的決定權也是很重要的。

    目前平手汎秀隻是取得了寺社勢力的支持,不過還遠遠不足以站在前台上去提出政治主張。除非借助織田家的武力來威脅,那倒是可以。但平手汎秀本來就是為了避免這種圖窮匕見的局麵才站出來想辦法的,顯然不會做背道而馳的事情。

    了淨禪師和田代宮司,以及最近在和泉混得不錯的虎哉宗乙,已經離去了。估計會前往近畿各地,尋求宗教界的支持。了淨和田代顯然都有各自人脈,虎哉宗乙在臨濟宗更是名聲顯赫(這也是他受到和泉人重視的前提),他們多半能找到朋友,但能不能幫上大忙就說不定了。不同宗派,不同地域間的寺社彼此都是有各自不同的訴求,沒那麽容易眾誌成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