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零三章 入不敷出也要擴軍(1/3)

作者:落木寂無聲字數:12234更新時間:2019-05-17 21:52:46

    成功討伐了“叛賊”土橋守重之後,平手汎秀的檢地計劃自然是沒人再敢阻攔了。甚至不少土豪地侍一反常態主動邀請檢地。

    元龜四年(1571年)六月,平手季胤提交了一份相對比較詳細的預計賬目。根據估算,本年度檢地範圍的土地共計是二十五萬二千石,其中五萬四千石是寺社安堵,九萬七千石屬於本地國人眾,餘十萬一千石收歸平手家直轄。

    收獲比平手汎秀預想中的七萬石要多出來不少。

    尚未列入的,主要是真言宗根來寺的核心田產,另外還包括了一向宗、天台宗、熊野三山的一些地盤,總量大約是接近二十萬石。

    這就隻能徐徐圖之了。

    平手汎秀大軍將土橋守重的一大三小四個砦子拆毀,然後在附近尋了一處北臨紀之川,南坐虎伏山,西據海岸線二十町(約2.2公裏)的風水寶地,吩咐奉行撥款五千貫,在此處築造一座城池,作為治理紀伊的核心。

    既然建立在虎伏山上,於是便直截了當地取名叫做“虎伏城”。

    同時,有八十餘人奉命移居此地,為首的是中村一氏、平手季胤、木下秀長、一柳直末,接下來還有番頭級武士二十名,組頭級武士六十名。

    這些人裏麵,地位最高的是知行二千石的中村一氏,他作為筆頭大將,總覽全局,監督各項軍政要務的實施,名義上管理其他同僚。

    其次是知行八百石的平手季胤,他兼具了中樞奉行與地方官員雙重身份,專門看守直轄領地的農商產業。

    再次是知行五百石的木下秀長,名義上是中村的輔佐,實際職責是接待訴訟,審理案件,協調國人眾之間的矛盾衝突。

    另有因傷退役的一柳直末,領三百四十石,由慶次的陪臣轉為擔任警視廳分部的本部長,負責巡捕欺負底層百姓的小蟊賊。

    下麵的“番頭級”是指一百石到三百石之間的下級幹部,而“組頭級”則是三十石到一百石的之間的基層事務人員。這是平手家內部的習慣性非正式分類方法。

    從虎伏山築城開始,中村一氏、平手季胤、木下秀長、一柳直末有了“虎伏四人眾”的稱號。

    然後,針對於淡路、和泉“新參眾”抱怨紀伊人得到優待的事情,平手汎秀製定了一項新政策,宣布說,所有自願轉封到紀伊的人都能享受同樣的政策,還額外給一筆資金當作是搬家費。

    很明顯,並沒有幾個人會為了一些優惠待遇與微薄的搬家費就背井離鄉去外地奮鬥的,這項新政隻是為了堵住人的嘴而已。

    倘若當真有些人遷移過去,那當然更好。就算是沒有也不要緊。

    到此為止差不多是平手汎秀接任紀伊守護整整一年,經過十二個月的努力,現在算是掌握住了領內過半的實權。

    苦心孤詣,機關算盡,終於有些回報。

    安排好了留守人選之後,平手汎秀便離開了紀伊,啟程來到岸和田城,作勢要前往京都。因為沒有了“鎮壓叛亂”的借口,必須象征性關心一下畿內事務。

    就在這時候,各地局勢發生了許多值得擔憂的變化。

    竹中半兵衛施展出令人震驚的才華,僅僅花了幾日功夫就平定了南近江變亂。

    柴田勝家、瀧川一益在其勸說下放低姿態承認錯信老友,阪井政尚、中川嘉俊接受和睦表示姑且暫時不計前嫌,身為導火索的佐久間信盛則是在察覺到情況不妙後帶著數百名親衛潛逃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