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十七章 泰極生否(1/3)

作者:落木寂無聲字數:9364更新時間:2019-05-17 21:57:28

    由於雨夜渡河時不方便攜帶,全軍都沒有馬匹隨行,織田信長挺著病軀在行伍間巡回檢視,依舊精神健碩。

    一路之上他不斷地向自己忠心耿耿的舊部們打招呼,將必勝的信念悄無聲息地傳遞下去。

    依照信長沉默寡言,惡虛務實的個性,自然講不出什麽花團錦簇,感人肺腑的話。

    但他隻是從容地舒緩著臉,輕描淡寫地誇一句:“長三郎,幹得不錯。”就能讓家臣感受到無比榮幸,光彩煥發,激動得不能自已。

    亦或者是:“作左兵衛,還要更加努力!”這樣的鞭策之語,立即使得表現稍遜的武士滿臉通紅,咬緊牙關憋著勁發誓卷土重來。

    還包括特意吩咐左右:“郎黨的死傷,記錄下來,切不可忘。”語氣平平淡淡卻不容置疑,足以令眾人相信犧牲者的後代會得到妥善照顧。

    當然不是因為織田信長他會什麽蠱惑人心的妖法,而是因為他在過去二三十年治軍生涯中表現出來的勇猛無畏、賞罰分明、任人唯賢和對於士兵的人道主義關懷。

    如何贏得軍心的真誠擁戴——這個問題,其實並非什麽舉世難解的謎題。答案人人都可以說得條條有理,隻是心誌不足,知易行難罷了。

    天下那麽多的大名繼承人,有的人會畏懼刀光劍影太過於危險而避之不及,有的人會受不了長途跋涉的行軍勞苦顛沛,有的人會嫌棄與足輕農兵混到一起有失身份,有的會擔心提拔底層人才造成譜代重臣不滿,有的會吝嗇於與立功之人分享勝利果實。所有人登位的時候都覺得自己能與士卒同心與百姓同樂,然而事實總是出乎意料。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已經快要四十歲的織田信長,看上去除了胡須與皺紋之外,依然如同二十年前那個意氣風發的少年一般一往無前。令人不得不印象深刻。

    尤其是與繼業者對比之後——無論他的親子織田信忠,還是心腹大將柴田、瀧川等輩,都在各方各麵無法讓人滿意。其餘擁有副將資曆的丹羽長秀,地位等同家宰的村井貞勝、一門眾中聲威最高的織田信包先後戰歿,剩下唯一可以團結人心的平手汎秀又親近了和泉的町人而與出身環境漸行漸遠。於是京都、近江、伊勢、美濃、尾張各地,許多發言力不足以引起矚目的舊部們,早已對信長的領導懷念不已。

    這種情緒支持著士卒們發揮出強大的意誌力,雨夜間架橋渡河,趁著火器難以發揮的時機,擊敗了西軍的一線陣地,掌握了明顯的先手。

    若非平手汎秀沉得住氣,堅決縮在高屋城下閉門不出,合戰大概已經打完了。

    現在就隻能到此為止。西軍的火器優勢又有了城防之利,在戰術層麵超出了十六世紀的標準,絕非強攻所能克服得了。繞過堅城去進攻敵方腹地也不太現實。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