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十五章 相撲節會(1/3)

作者:落木寂無聲字數:6548更新時間:2021-02-17 18:27:24

    元龜八年(1575)七月初七,由於戰亂和貧瘠而停辦多年的“天覽相撲節會”得以重生。

    考慮各種因素,隻將開幕、頒獎、賜宴的各項儀式置於宮中,正式比賽選在洛外的一處寬廣平地,平手汎秀派了一千親衛士兵維持秩序,平民百姓經過徹底搜身,確認沒有攜帶危險物品則允許圍觀。

    這項悠久而又神聖的傳統,嚴格來說已經斷絕了有三百個春秋!

    確切地說,是“承久之亂”當中,皇室與公卿徹底敗給武士之後,就再也沒有足夠的財力和精力去維持祖上的“體麵”了。

    這數百年來,斷斷續續也偶爾有一些掌權的武士願意花錢買政治資本,延續一下“古老傳統”的,但始終沒有能穩定下來,形成慣例。

    畢竟武士之間的權力鬥爭也是相當激烈的,遠的不提,就說細川政元、三好長慶,無不都是人死政消。現在平手汎秀看起來很厲害,十年後,二十年後,誰知道會是怎麽個程度呢?

    多年斷層,導致的最大問題就是,那些以相撲禮儀作為家傳學問的公卿世族們,如今僅僅具備上死記硬背下來的知識,完全沒有任何實際操作經驗,執行過程中相當緊張,不時出現疏漏錯誤,或者忽然忘了下一步之類的。

    評價勝負的環節之上也產出了諸人意見不統一,各執一詞的情況。紙麵上的規則落實到賽場當中確實存在困難,比如大家都知道有“不得使用外物”“不得惡意攻擊要害”之類講究,然而如何去界定就需要經驗積累才行了。

    除此之外,參賽者層麵也鬧出不少令人頭疼的現象。

    數百年前的相撲節會,除了禮儀文化上的意義,也代表了各大氏族爭搶風頭的競爭關係,以及左右兩個近衛府之間相互較勁。當時會有很多貴人花錢豢養一批職業運動員,平時什麽工作都不用幹,隻要專心練習技藝就能錦衣玉食,一旦在比賽上奪得佳績則有大批金銀賞賜。

    這年頭,顯然已經不存在“職業運動員”了。

    相撲運動倒是在各界發揚光大,主要分為寺社為了祭祀典禮而舉辦的“神事相撲”,武士為了鍛煉身體和提高搏鬥能力而進行的“武家相撲”,民間靠賣票盈利重視觀賞性話題性的“勸進相撲”三種。

    因此選手還是不缺的,提前兩個月把消息通知了出去,然後陸續來到京都的參賽者有數百上千人,不說雲集精英,也算不乏強者。然而各地規則和習慣似乎都有所區別,認知上十分混亂,加之裁判又沒什麽經驗,全憑紙上談兵,爭議之處很是不少。

    所幸這年代不需要講究什麽“公平公正”,什麽“天賦人權”之類的。人家堂堂近衛府官員做出的判決,你一介黔首敢反駁嗎?

    就算有少數勇者不在乎地位差別,總得在乎場麵維持秩序的士兵們啊,人家手裏的刀絕對不是擺設。

    總體情況,熱鬧且混亂。許多遠距離趕來的選手,懷著敢怒不敢言的表情被判負或者罰出場外,圍觀的百姓經常發出意義不明的喧嘩聲。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