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十四章 華府(四)論商(2/3)

作者:象持字數:9384更新時間:2019-07-17 02:10:24

    華衝這一番話,既真誠,又高明,讓逄簡心裏十分熨帖。

    逄簡道:“多謝華郡守。願向華郡守討教。”

    華衝道:“謝過殿下。那老夫就班門弄斧,給殿下和各位公子講一講華氏商隊的管理之法。”

    華衝啜了一口茶,道:“華氏遠祖,是世居諾銖郡國的普通人,累世清苦。四百年前,一場瘟疫在諾銖郡國盛行,人口凋零,華氏祖宗被迫遷徙到臨近的象廷郡國,但象廷郡國土地貧瘠,耕作收成有限,活計十分艱難。但是,象廷郡國因為地理原因,來往的商隊甚多,百姓雖拙於耕種,但卻長於經商。華氏祖宗於是被迫開始做一些生意,以養家糊口。最初時,華氏祖宗隻有一間門店,靠著節儉、謹慎、好客,慢慢做大;有了若幹家門店和幾隻商隊之後,又靠著機敏、睿斷、勤奮、勇敢,繼續做大;直至一百多年前,華氏商隊才開始成為舉世聞名的大商隊,在一些行業,漸成壟斷之勢,直至今日。老夫看華氏商隊的幾百年曆史和曆代族長的家訓,對商隊管理之法略有心得。在老夫看來,商隊之管理,大致也要因時而變、因勢而變,不能因循。不同規模的生意,管理的對象不同,管理的要義也大相徑庭。”

    華衝停了下來,慢慢的開始飲茶。

    逄簡道:“事無定法、因應而動,確實是世間最高的智慧和法則。隻是我們年歲尚輕,曆練不足,體會實在不深,還望華郡守指點一二。”

    華衝笑笑道:“殿下太過自謙了。殿下如此年輕,就能思慮到管理之道,實在是人之姿,老夫賓服之至。正如殿下所,商事管理,也無定法,也需因應而動。老夫就舉一個例子吧,就從規模不同、管理要義也應不同來吧。對於門店來講,管理的對象是自己,客人都是麵對麵的,因此管理的要義是節儉、謹慎、好客,大約那些勤儉持家、不貪便宜的商鋪,沒有做不好的,如果過於奢華冒進,則不能長久;對於中等生意和商隊來,管理的對象不再是人,而成為了商機,管理的要義相應的變成了判斷,也就是要找準商機、果斷出手。而對於全國規模的超大型商隊來,管理的對象就成了人心,管理的要義就是要洞悉人情世故。”

    逄簡道:“華郡守高見。但我們還是不甚明了,可否請華郡守再細?”

    “殿下英明。生意的本質是交易。生意,就是交易,規模、距離近、周期短,所以需要節儉勤謹。中等生意,就是中等交易,規模較大、距離拉長、周期拉長,但是根基不厚,風險很大,所以需要判斷商機,有的時候,一個商機判斷失誤,就可能導致整個家族的生意落入深淵、一蹶不振。但是生意和中等生意,都不到管理人心上麵去,因為所驅使之人相對有限。而大生意卻不同,大生意就是大交易,但不是物與物的交易,而是人心與人心的交易。像華氏這樣龐大的商隊,實際操作商事運轉和人員管理的幾乎都不是華氏族人,而是外聘之人,商事業務全部都由這些外聘之人來負責,華氏族人幾乎都是坐享其成。所以,所謂大生意的管理之法,其實就是管理這些外聘之人的辦法。老夫的體會是,外聘之人與華氏東家的初衷是相違背的,東家的初衷是什麽?少花錢、多賺錢,隻要盈利足夠多就行。但外聘之人卻並不如此想。他們想的是什麽?是多花錢、多流水。到底,就是攤子要鋪的足夠大,流水要足夠多、足夠快,隻有這樣,他們才能夠在運營之中謀取工錢之外的非分之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