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344章 後方發展(1/2)

作者:寒塘鴉影字數:4902更新時間:2019-07-08 16:31:15

    網..,最快更新三國之蜀漢中興最新章節!

    把杜預等人搞定之後,劉封才鬆了一口氣,集合選拔的將士往涼州出發,他不知道的是,杜預等人後來聽到荀方講述他在書房的反映之時,著實讓這三個年輕人聳然動容。

    整個涼州和雍州的發展,以天水、金城、槐裏、上圭、陳倉、長安等地為重點之地,都設置有民屯和軍屯組織,各有農夫三千到五千人不等,其中上圭和長安為主要軍屯基地。

    同時興京兆、天水、南安鹽池,這方麵的收入第一年全部用於屯田,第二年開始才用來充實軍備,陳倉和郿城一帶的煤礦也發現了好幾處,這對冶煉技術有極大的提高,兵器裝備更加精良。同時將在益州主持興修水利的諸葛均調到陳倉,以渭水和涇河為主要水利通道,開渠引水,打通涼州和雍州之間的水路,近三年的時間,陳倉至長安一片平坦之地,開拓良田三千餘頃,陳倉已經成為西部

    的倉廩。

    涼州的主要兵力集中在武威和金城,共有精兵八萬,預備役五萬,加上五萬西涼鐵騎,不但將羌人震懾得服服帖帖,就連西域的大宛、月氏、樓蘭等國都遣使來進貢,並且聲明斷了與魏國的外交。

    而在長安,由魏延統領的長安守軍則達到了二十五萬之多,其中十萬騎兵有三萬是匈奴突騎兵,可以和西涼鐵騎相媲美的騎兵精銳,而魏延訓練的步兵也絲毫不弱,精銳可以和陳到的白毦兵一較高低。

    益州已經成為蜀漢的大後方,每個季度都會有錢糧和征召的新兵送到漢中、長安和江陵三個地方,為前線戰爭提供儲備。三年一度的文武大比還在進行,自從魏國陳群提出九品中正製之後,劉封結合後代的科舉製對大漢的選拔重新做了部署,將科舉製的部分建議命人寫信告知諸葛亮,讓他指定出一套更客觀、係統、健全的

    人才選拔機製。

    漢代的察舉製由地方郡守或者此事在轄區內考察、選取人才並推薦給上級或中央,經過試用考核再任命官職,選才之權集中在皇帝、中央和地方高官之手。

    這就是漢代士族眾多的原因,汝袁家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布天下,導致平民寒士的優秀人才被拒之門外,漢末更是任人唯親,由權門勢家把持察舉,弊病百出,察舉製度其實已經名存實亡。

    九品中正製在這時代並不是這個叫法,隻是劉封自己知道而已,是魏文帝曹丕為了拉攏士族而采納陳群的意見,也是對曹操唯才是舉用人政策的繼承。

    中正是由有名望的推薦官,人才的等級由他們評定,一般是二品官員,而二品又有參預中正推舉之權,而獲得二品者幾乎全部是門閥世族,這直接導致閥世族就完全把持了官吏選拔之權。

    大小中正官均被各個州郡的“著姓士族”所壟斷,劉封很清楚到了西晉時期,在評定品級時,這些中正偏袒士族人物,九品的劃分,已經背離了“不計門第”的原則。

    在中正品第過程中,才德標準逐漸被忽視,家世則越來越重要,甚至成為唯一的標準,最終形成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的門閥士族壟斷政權的局麵。這個巨大的弊端,是劉封不想看到的,科舉製正好能夠彌補這個缺憾,也能讓更多的寒門弟子有出頭的機會,是將現行的文武大比進行係統化的規劃和考核,有了文武大比做鋪墊,科舉製的提出,諸葛亮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