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46章 挖窯(2/2)

作者:秋刀魚的汁味字數:8234更新時間:2019-06-08 02:19:42

    等確定土層已經被夯的足夠實了之後,楊挺才從窯址的一側開挖,從側麵掘進出一個洞,叢中挖出窯身並向上開出窯口……

    如此一來,整個地下的窯體部分,就不是開放式,而是一個直進的直角向上的形狀,最大程度的減少減少了對原本土層的結構破壞,從而達到最大程度利用原本土層結構保持密封性的目的……

    將地下窯體挖好,又用木槌敲打四壁再次夯實,楊挺這才在地下窯體內用簡單做成的泥磚砌出火口以及爐橋。

    等到地下的部分完畢,楊挺才用剩下的泥磚,在窯口的地麵之上砌出了一個高度近米,下闊上收的窯身。

    最後土窯的成品,地下的部分占了大半,不僅僅是生火的位置在地下,而且主要燒製物品的存放位置,也都在地麵之下!

    地上的部分,更多是起一個煙衝的作用——眾所周知,煙衝的部分夠高,才能從下方更大程度的抽取氧氣進入窯內,讓燃料充分燃燒,並且達到更高的溫度!

    總之,這土窯的造型,更像是一座土高爐而不是土窯——除了下方的腹部的空間格外巨大,雖然能存放更多的燒製物品,卻也因此而無法更有效的凝聚核心溫度之外……

    不過這點,楊挺並未放在心上——畢竟,他要做的就是窯,而不是土高爐!

    因為他要燒的是陶器,而不是瓷器!

    如果可以,楊挺當然想燒瓷器——瓷器不但更漂亮,而且還更輕巧,有更好的防水作用,是比陶器更適合使用無數倍的生活用品!

    但問題的關鍵是,燒瓷需要用專用的瓷土做成胚料,而現在,楊挺根本找不到瓷土,能找到的隻有黃泥……

    土高爐能凝聚的溫度高是更高了,但他燒的陶罐最多也就能承受住一千一百度的溫度,溫度再高,就直接給燒化了燒爛了……

    所以,溫度再高也是白搭……

    等土窯完全做好,點火實燒了一下,確定效果完美的時候,兩天的時間便又過去了!

    收集的貝殼之類,都已經在窯口的附近堆成了小山,之前做好的兩個陶罐一個陶鍋加起來的三個陶胚也都已經徹底陰幹了……

    不過楊挺並沒有立即進行燒製!

    因為現在將這些陶胚放進窯中燒製,燒出來的那叫陶,而不是陶器!

    陶和陶器聽起來像是一種東西,但事實上不是!

    最大的區別在於,陶燒的再好,它都不防水,而陶器卻是能防水的,能用之作為生活器物的!

    而形成這種差別的唯一因素,就是陶器之上又釉質層的存在!

    所以楊挺並沒有立即開始燒製,而是用貝殼先將陶罐陶鍋內外仔細打磨平滑,直至其外表看上去光滑的有了一定的膠質感之後,才停了下來……

    此時進行燒製,燒製出來的陶鍋陶罐之外,應該就會有一層釉層了!

    不過楊挺並沒有就此罷休!

    因為這樣靠打磨而形成的釉質層,並不牢靠!

    想要牢靠,就得再在其上掛釉,那樣燒製出來的,才是真正的釉質層!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