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十七章 風骨,趣味,教養和文化(1/3)

作者:君子陶陶字數:7928更新時間:2018-10-12 18:20:29

    記得她之前曾經詢問他,為什麽會喜歡收藏古劍。

    他說他並不是單純地喜歡古劍,而是喜歡這些古代器物身後所蘊藏的曆史和故事。看著他們身上精美的花紋,想起他們所處那個時代之中的風起雲湧,他便會覺得,心底有一股力量在翻湧。

    當時魏卿還默默地拿出了一本相冊遞給她,指著其中一張張的照片給她解釋:這是他大二第一次跟著老師去田野調查,親自下了南方剛剛發掘出來的一個楚墓。

    那是他大四第一次主持發掘的一個絲綢之路上的小城舊址。

    還有後來在國外時做文物遺產保護與利用課程的第一次闡述,他身後的PPT上展示的是著名的馬王堆漢墓,他說他希望把中國博大精深的全部曆史都傳播出去。

    這是一個曆史綿長悠遠的國家,這片土地上無數王朝起落沉浮,留給後人的是無數的文化寶藏,甚至不僅是文化寶藏,還有精神上的自信與驕傲。

    魏卿很熱愛這些散發著芬芳的故時記憶。

    他出身考古世家,祖父一身風骨,滿腹經綸,精通甲骨文、金文,收藏了諸多青銅禮器,但在離世後全部捐贈給了A市博物館。父親嚴謹執著,即使是坐到了院長的位置,也從來都是親自奔赴考古現場,指點江山,滿城乃至全國的考古人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風骨,趣味,教養和文化這樣的字眼,在當今這個匆忙的社會其實總會有些格格不入。

    魏卿從小受著這樣的教育長大,但偶爾也會覺得這隻是空喊口號,落不到實處,飄得很。偏生身邊的朋友卻也一個比一個飄:他學了考古,封恒學了文物保護,聶菲一個猛子紮進文學裏不願意出來。

    那時他猛著勁地想早些讀完博士,瘋狂地想出新成果,發核心期刊的論文,魏父就曾訓斥過他:他們這樣的學科,需要用真心去慢慢浸潤和體會,像他如此這般急功近利地想要出成績,會為真正的學者所不齒。

    當時魏卿二十出頭,哪裏聽得進去這些話。氣得魏父直說他這些年所有的書都白讀了,竟養成了這樣的莽夫氣。

    但這樣的莽夫氣的確讓他有了資本空降母校直接聘任成為了副教授,一時被年少有為的鮮花和掌聲遮住了雙眼。

    後來才知道,除了他發的那幾篇論文以外,其實學院更多的還是看在他父親和祖父的麵子上給了他這個副高職位。

    他今天所擁有的一切,最終還是逃不開魏家的名聲。而這些名聲,卻並非發一篇論文就能得到的。這是魏家數代風骨和修養還有文化積累的結果,追名逐利之人永遠也無法趕上。

    魏卿這時才真正地放緩了腳步。

    他也想成為這樣的魏家人,把祖父還有父親的那股真正的文化氣質傳承下去。

    他見過那些為了一個保研名額,否定項目裏其他人幫助和參與的學生,也見過那些為了一個學術成果的最終署名,和摯友決裂,老死不相往來的老教授,更見過和他一樣的年輕教師,為了早些評上副教授、正教授,瘋狂地翻譯外文文獻,整合捏造一篇論文,堂而皇之地占用別人的學術成果。

    而這些都是他的父親和祖父從來不屑於去做的事。

    也是他自入大學以來,父親便教他遠離之事。

    “大環境,沒辦法。你獨自一人硬撐著不與之同流合汙也許會很辛苦,但我不希望你滿腹詩書全都白讀了,愧為讀書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