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章 反賊(2/2)

作者:夜深字數:6822更新時間:2019-06-11 10:25:01

    “放心吧縣尊,等明日天一亮,府裏人一到,您這功勞就鐵定坐實了。而且話再說回來,等縣尊您交了人,就算以後再出什麽問題同您也毫無瓜葛。”周忠良撚著疏落的胡須笑著說道。

    浙江向來文風熾盛,人才輩出,尤其是紹興府更甚,可文人多了自然仕途也就艱難,本來科舉就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何況是在浙江這種人才輩出的地方,所以許多讀書人在仕途無望的情況下隻能選擇了另一條路,而這條路就是給人做幕友或者幕賓,也就是俗稱的“師爺”。

    大清地方主管官吏,上自總督、巡撫,下至知州、知縣,一般都要聘請若幹位師爺幫助自己處理政務。以州縣而論,大清全國共有1500多個州縣,絕大多數州縣都聘有師爺。每一州縣的師爺多則十數人,少則二三人,合計全國州縣師爺不下萬人。如果再加上總督、巡撫、布政司、按察司、知府等衙門中的師爺,數量就更可觀了。而這些師爺中最為出名的就是紹興師爺了,常言說得好,無幕不成衙,紹興師爺更是其佼佼者,周忠良就是這龐大群體的一員。

    和興奮中帶著不安,期盼中又夾雜著焦慮的劉俊不同,周忠良可要沉穩的多了。在他看來,抓到朱怡成這份功勞已是實打實的了,雖說犯人關押在縣衙大牢裏比不得巡撫大獄來得安全,可關鍵他們並未走漏消息。況且無論是一念和尚還是四明山的反賊都已在朝庭大軍圍剿下煙消雲散,隻要知府大人甚至巡撫大人那邊反應快,安全還是沒問題的。

    何況,周忠良也不是沒有安排,先不去說交代過牢頭王仲帶人親自在大牢值室內守著,就連刑房典史李二壯和鄭捕頭那邊也安排了人手在大牢外盯著,內外防備森嚴,任憑朱怡成就算長了翅膀也休想逃出去。

    雖說周忠良給劉俊吃了定心丸,可過了會兒劉俊又開始患得患失起來。

    “周夫子,你說這朱怡成究竟是真是假,萬一……?”

    “縣尊,這人當然不會假!”瞧著劉俊一副興奮中又帶著擔憂的樣子,周忠良簡直是哭笑不得,在他看來庸碌無能的劉俊純粹是運氣好才能坐上知縣的位置,要論才識、能力,自己可比他強得多了,可惜啊,誰讓周忠良偏偏生在文人輩出的紹興呢?拚了老命也隻是個秀才出身,要不然憑著他滿腹經綸和對官場的把握和了解,別說幹個知縣了,就算是當個知府也毫無問題。

    “日間李國士不是找人辨認過了?朱三隱名埋姓在餘姚躲藏數十年,認識他家人並不少,找來的幾人看過都確定這就是朱三的孫子朱怡成。何況,朱怡成的一副奇怪打扮明顯,尤其是絞了辮子估計想妄圖假剃度遁入空門逃脫罪責,再者,朱怡成在堂上自己都承認姓朱了,對了縣尊,您還記得他在堂上的那番胡言亂語否?”

    “記得!當然記得!”聽到周忠良這句話,劉俊當即氣憤地伸手在桌上重重一拍:“這反賊大言不慚,妖言惑眾,狂妄無比,居然還敢斷定我大清會被其明國取代!僅憑於此足以淩遲!”

    “是啊!”周忠良一合雙掌,連連點頭道:“有人證,有物證,還有其親自畫押的證言,鐵證如山,縣尊您還有什麽顧慮的呢?”

    “是極是極……。”劉俊臉上的憂色終於褪去,取而代之的是無比的輕鬆,正如周忠良說的那樣,鐵證如山,犯人自己都招供了,還有什麽不足為憑呢?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