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一十一章 江南人選(2/2)

作者:夜深字數:4932更新時間:2019-08-08 09:16:59

    第二:殷化行需要中樞盡快調撥所需要的銀糧,保證所有軍事行動的後勤供應。

    第三:對於江南地方,尤其是浙江一地請朝廷派得力人選擔任,為確保整個軍事行動的順利進展。

    聽完殷化行的這三點要求,康熙並沒馬上開口答應,相反他沉思了一會兒。

    實話,從軍事角度來看,殷化行這些要求並不過分,大阿哥在江南的失敗一方麵是有錢糧的原因所至,另一方麵也是因為大阿哥對於江南不熟悉的緣故。但主要原因還在於大阿哥無法直接節製各省兵力,進行統一行動。

    這就造成了袁奇等人流竄,而官兵無法在統一的計劃下實施有效打擊,從而導致戰事過長,再加上江南糧荒和大軍錢糧的各個問題同時發生,最終無奈做出了這樣的舉動。

    不過,相比明朝來,清朝的統治者對於軍隊的控製是極其嚴格的,如果在明朝時期,殷化行這樣的要求幾乎等於五省甚至六省總督了,但在清朝,除了清前期入關的時候外,也隻有康熙親征時才有這樣的大權,而如今殷化行提出需要這樣的權利,這不能不讓康熙有些遲疑。

    但康熙心裏明白,殷化行之所以提出這樣的條件也是有他的道理,如果無法有這樣的權利,那麽江南圍剿的進展或許還要許多時間,再想到戶部欠銀的事,康熙自己都無法保證後續是否還會發生類似情況。

    “這樣吧,朕授你江南提督並福建提督一職,節製安徽、浙江、福建三省兵力,同時有權調動蘇鬆、衢州、永州三鎮,你看如何?”

    康熙這個安排雖然沒有全盤答應殷化行的要求,但是殷化行知道這是康熙最大的底線了,何況手中有這三省再加三鎮的兵權,對於整個江南布局也勉強施展得開,作為漢官的殷化行能得到這樣的授權已是破荒的結果。

    至於第二點,康熙絲毫沒猶豫地就答應下來。而第三點,康熙雖然知道這是殷化行故意提出的,目的是讓康熙在他身邊放個可靠的人來監視自己,以安康熙之心,不過此外對於這個要求無論是康熙還是殷化行來講也是極為迫切的,要知道浙江巡撫黃秉中已不能理事,朝廷本就要派人接替,如果能派一個得力強幹的可靠人選,那麽對於整個江南的戰事來講也是極其需要的。

    不過,這個人選嘛倒不好挑,當接到黃秉中無法理事的奏報時,康熙已經在考慮這個問題了,如果是在平時,一個區區巡撫的人選隨便挑就能找出了一大批,可現在情況不同,浙江作為戰亂之地,匪患嚴重,接替黃秉中的人普通人根本就不行,就像殷化行所的那樣,必須要得力的人才行。

    想到這,一個年輕人突然在康熙腦海中浮現,這個年輕人是庶吉士出身,曾授職翰林院檢討,又曾擔任四川、廣東等地的鄉試考官,其人能力極強,現為內閣學士,不僅文章做的好,對於政事兵事都頗有見解,深得康熙喜愛。

    想到這人,康熙頓時就笑了,他當即對殷化行道這浙江巡撫的人選有了,當殷化行詢問此人是誰時,康熙笑著告訴他,這人就是原湖廣巡撫遐齡之子,內閣學士年羹堯。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