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三十五章 宣傳(2/3)

作者:夜深字數:6552更新時間:2019-10-13 09:12:58

    四民之論,導致階級對立,更形成了文人一家獨大的場麵。這點,朱怡成心中是一清二楚。早在寧波時,朱怡成就刻意扶持軍中勢力和商人,以模糊四民之論,逐步提高軍人和商人的社會地位。在當時,因為勢力不大,地盤還,投靠朱怡成的文人也少,他這樣做倒也沒什麽阻力,可當拿下浙江和南京後,隨著大明正式重複,這下看好朱怡成逐漸多了起來,尤其是科舉一開,本就擁有科舉優勢的文人逐漸開始占了上風。

    雖無論是廖煥之還是鄔思道,他們這些文臣高官既是讀書人,同樣也是明白朱怡成所想的老人,對於朱怡成平衡四民的策略一向不反對,但同時作為文人出身的他們,從立場而言卻又不免會在有些時候傾向於文人。

    長此下去,曆史必然會走入一個死循環,百年之後,這大明恐怕又會如明中後期那樣繼續形成一股強大的文人階級,從而使整個國家不思進取,最終腐朽。

    對於這,朱怡成當然是不願意看見的一幕,而且從他在曹家老鋪所聽聞的話中已經有所感覺,這民間的風氣正向自己不願看見的方向悄悄發展著。

    故此,徹底廢除四民,打破各階級之間那道無形的壕溝,這是必然要做的事。當然了,文人的社會地位和其所擁有的知識帶來的優越性必然會使得文人對這種政策有所抵觸,而且如果處置不好的話,甚至會引出大問題來。可別忘了,這文人雖然大多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甚至殺隻雞都得暈半,但他們這張嘴皮子和手中的筆卻是不饒人的。朱怡成可不是已經君臨下手握大權的朱元璋,何況就算是朱元璋當年也沒做到這步,所以朱怡成隻能推行溫水煮青蛙的政策,先是放寬和繼續模糊四民之論,在民間徹底消除戶民製度的殘餘,開放軍人和商人入仕的通道,同時也加強治下商業建設,用這種潛移默化的方式逐漸改變現狀。

    在朱怡成看來,老人家一句話的非常好,革命工作無高低貴賤之分,隻有分工責任不同。隻有徹底消除了這種傳統概念,那麽這社會才會進步起來,國家也會越來越強盛。

    當然了,當發展到一定程度,必然會有新的階級產生,但相比而言,那也是一種進步,這種新的階級取代舊階級是社會進步的必然因素,也是不斷給社會帶來活力的推進劑。

    第二件事,關於賦稅和貪腐問題。這兩者可以是一點,從目前情況來看應該還算不錯,無論賦稅方麵還是貪腐都控製的比較好,當然也是因為大明初複不久的原因。

    一個王朝或者一個政府,從一開始總是有些新氣象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陰暗麵就將逐漸暴露出來。可以,曆代王朝都逃不過這些問題,王朝的統治者一直在和這些問題進行鬥爭,所以才有那麽多因為賦稅而爆發的戰亂,甚至財政崩潰導致的王朝更替,也有不斷腐敗到反腐再到腐敗連續不斷的惡化。二者合一,形成了一個永遠也走不出去的怪圈。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