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九十八章 工業革命(2/2)

作者:夜深字數:4380更新時間:2019-11-13 09:06:41

    澳門之變,這也是向所有西方國家表明大明的態度,並以此宣揚大明的武力。而且事實的確如此,在南海之戰後,隨著南海的平定,大明的海貿相比之前順利了許多,更因為南海艦隊的赫赫威名,南海一帶的荷蘭、西班牙包括依舊在印度洋附近的英國等各國,對於大明的態度也同以往大不一樣。

    “費爾南多在向本土發出信件的同時,已派人回歐洲招攬人員去了,根據皇爺的要求,至多半年後會有第一批人員先行抵達遠東。”鄧秉繼續匯報道。

    朱怡成想了想後叮囑道:“此事你親自跟進,一有消息立即報朕。”

    “微臣明白,還請皇爺放心。”鄧秉連忙點頭。

    鄧秉的能力讓朱怡成非常滿意,作為自己之前軍事秘書的鄧秉做事有條不紊,思路清晰,的確是擔任通事處的最合適人選,而現在的事實也證明了朱怡成的眼光。

    費爾南多向歐洲招徠人員,這是朱怡成特意交代的,看來費爾南多做的還算不錯,不過結果究竟如何還得看半年後所招來人的情況。對於歐洲人才的招攬,朱怡成有自己的考慮,實際上在這個時代,大明的科技和西方科技相差並不大,甚至在有些方麵大明還領先於西方國家。

    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西方的基礎科學卻強於大明,隨著十四到十六世紀的西方文藝複興運動後,西方國家的發展逐漸脫離了中世紀的愚昧落後,開始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大航海時代的帷幕拉開後,西方國家的發展更是一日千裏,再過二十三十年,第一次工業革命就將正式開始,而現在正是西方國家即將完成科技積累,馬上就要蛻變的前夕。

    在這種情況下,大明必須要搶先一步,以在西方國家工業革命之前完成自身的轉變。這些工作其實朱怡成在寧波時就已經開始了,但由於大明的基礎科學薄弱,再加上千年以來的四民之策導致工商不為統治者所看重,進展一直不為朱怡成所滿意。

    鑒於這基礎,朱怡成果斷地把目光投向了海外,而澳門之變也恰恰是他打開這個缺口的最好機會。

    有了費爾南多和澳門的葡萄牙商人的支持,大明就能通過這個渠道從西方吸收大量人才。這些人才包括擁有基礎科學的一些學者,有優秀能力的工匠,尤其是造船、冶煉方麵的匠人,除此之外,西方的商業模式和文化同樣也是可以彌補大明在這方麵弱點的來源,曆史上的唐朝為什麽會如此強盛,正是因為唐朝胸襟開闊,包羅萬象,使得東西方碰撞而產生了燦爛而絢麗多姿的文化。

    這些,正是朱怡成所要做的,也是他需要用這些來改變如今大明的現狀,使其保持長久的活力。同樣,他需要大明一直擁有開拓精神和創造精神,而不是抱守殘缺,僅僅滿足於現狀,陶醉在自我之中。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