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一十三章 登船(2/3)

作者:夜深字數:6562更新時間:2020-01-09 09:29:01

    隻要津衛一下,先鋒部隊就地駐防,指揮部也將從崇明一分為二,一半移至津衛,另一半繼續在崇明負責後續部隊的運輸和輜重補給。

    簡單的,這就是初期大致的用兵計劃,而現在暫時還不是考慮後續的問題,最關鍵的是登陸和奪權津衛這一仗,隻要拿下津衛,明軍的初期目標就能達成,才能對之後的戰術進行展開。

    為保證登陸戰的萬無一失,大明已做了幾個月的準備工作,現在就連朱怡成把欽監監正、五官靈台郎、五官保章正等技術官員也全派給了莊岩,用於幫助總參謀部觀測象,測算潮汐等工作。

    根據欽監官員的預測,七日後東海至津衛一帶氣最適合航行,而且這段好氣將持續半個多月的時間,正是實施登陸戰的最好時間。這也是朱怡成確定把這時間定在七日後的主要原因,隨著時間的確定,大明這台戰爭機器開始開動,而在此時此刻,北方的清廷對此依舊一無所知。

    津衛,這個地方當初建衛還是永樂二年,成祖把此地命名為津,取自子經過的渡口之意。最初建城後設置了一衛,所以被稱為津衛。

    之後,逐漸增設了津左衛和津右衛,同最早的津衛左右呼應,形成品字結構。而後來津衛逐漸擴大,城牆也有最初的土製改成了磚製,到明末時期,津三衛已基本連在了一起,滿清入關後津三衛正式合並,隻稱津衛一直到今。

    現在的津衛雖然依舊稱衛,但實際上已成了一座城市,而不是當初設立時那樣的軍事機構了。整個城市清廷已有地方官員派駐,進行日常管理,而最初的軍鎮也逐步削減,如今整個津衛雖然對外稱津鎮,但實際上僅隻有半鎮人馬,兵力並不算強,再加上津衛的特殊情況,津鎮並不駐紮在津衛內,除總兵府和津守營之外,津鎮在大沽口、河間兩地各有一營,另外還有四黨口、鄭家口、景州等十地分設營,從其兵員布置結構來看,兵力分散,主要用來防備地方而已。

    這些都是錦衣衛送來的情報,在設在崇明島的指揮部中,津衛的大沙盤上也標注著這些營的所在和兵力情況,由此可見,津衛的底細在大明眼中沒有絲毫秘密,一切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錦衣衛這回幹的不錯,真不知這些東西是怎麽弄來的。”莊岩把最後一支代表清軍的旗插到了指定目標上,看了看已經布置好的沙盤忍不住讚了一句。

    “張冉這家夥你別看了他,如沒幾分本事皇爺也不會如此重用,怪不得皇爺當初如此自信呢,原來錦衣衛早就摸透了情況。有這些東西在,打津衛更有了幾分把握!”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