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百零三章 蒸汽機(2/3)

作者:夜深字數:6792更新時間:2020-02-23 10:19:21

    “這就是你製造的蒸汽機?”朱怡成指著裏麵的機器問道。

    “正是,皇……黃大人,其實在歐羅巴,蒸汽機已麵試幾十年了,威廉曾經同我討論過此器械,一直以來研究所都在試圖防治和改進。但由於進展不大,所以此事並未上報,還請黃大人見諒。”

    黃履莊怕朱怡成怪罪,連忙解釋道。實際上他的沒錯,最初的工業蒸汽機模型在1679年就在法國出現,隨後在1698年進行了初步改進,而在幾年前,歐洲已有人試圖使用蒸汽機作為船驅動的動力,但目前為止還遠未達到實用狀態。

    黃履莊對於機械一直有著濃厚興趣,當初在和威廉探討時聽了這種機器,在接手皇家研究所後,黃履莊就開始進行試造和研究。

    不過正如他所的那樣,蒸汽的原理雖然不複雜,以目前大明的技術建造最初級的蒸汽機也沒什麽問題,但是要想改進其效率,同時使這種機器進入實際工業運用卻不是那麽容易的。

    擺在朱怡成麵前的這台蒸汽機已是黃履莊多次改進後的成果,同最初級的蒸汽機相比,其中增加了如分離式冷凝器、汽缸外設置絕熱層、用油潤滑活塞、行星式齒輪、平行運動連杆機構、離心式調速器、節氣閥、壓力計等等部件,使得效率比現在歐洲的蒸汽機強得許多。

    但是,效率的提升同樣也帶來極大的問題,關鍵就是材料。不僅有部件的材料問題,更多在在於密封材料上。蒸汽機的原理是用於蒸汽產生的壓力來驅使運轉,當效率越提升,這壓力也就越大,隨著壓力和動力的增強,對於密封材料的要求也就越高。

    黃履莊一開始采用的是普通樹膠,但後來發現根本無法達到要求,隨後他進行了不斷實驗,各種不同類型的樹膠甚至動物類的膠等等,前前後後測試了幾十種,可最好的也隻能保持一個多時辰的運行。

    當壓力和動力,還有溫度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這些密封材料就不堪重用,而剛才他們在外麵所聽見的聲音就是密封處水汽崩開的響聲,幸好其他機械部件做的牢固,再加上黃履莊進行實驗時都有保護措施,這才沒有傷到人。

    朱怡成饒有興趣地在蒸汽機邊上轉了一圈,同時黃履莊在一旁為朱怡成解著這機器的構造。看得出來,這個蒸汽機從設計和構造來看黃履莊投入了不少心血,而且他的設計雖然和西方稍有不同,但在有些方麵有著獨到之處。

    假如真的像黃履莊解的那樣,一旦解決了密封材料的問題,那麽這台機器就可以投入工業使用,而且能夠大大地取代人力。

    關於密封材料的問題,朱怡成首先想到的就是橡膠,不過這個時代橡膠並不常見,作為後世橡膠基地的亞洲,實際上現在的橡膠並未在東南亞進行種植。

    橡膠原產地是在南美,歐洲殖民者從南美獲得橡膠後才直到十九世紀初才發現它的真正作用,隨後才開始進行大範圍的種植。至於亞洲的種植,那就更晚了些,所以現在在大明根本就搞不到橡膠這種材料。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