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924章 各持己見(2/3)

作者:夜深字數:6346更新時間:2020-11-28 09:22:50

    比如說江南,由於絲綢的需求量急劇上升,導致民間把農田大片改成桑田,以種桑養蠶以謀取利益。而蒸汽機在紡織業的運用,山東、江北包括中原等地出現了不少布廠,這些布廠對於棉花的需求也不斷放大,導致此類作物的價格上升,從而使得民間產生董銘奏折中所說的情況發生。

    此外,礦業和冶煉業的發展,也吸納了大量百姓參入。這些包括其他各類工廠的不斷興建,使得中國的老百姓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要知道在數千年來,士農工商各司其職,普通老百姓都是靠著土地吃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直都是如此。

    可現在這一切已經開始打破了,從而導致整個社會格局產生突變,再加上農業在工商業影響下遭受的衝擊,隱隱有失衡的擔憂。

    這點也是董銘之所以寫這份奏折的真正原因,曆來都是無農不穩,如果農業發生問題,對於整個國家的影響是很大的。而孫嘉淦同樣也是考慮到了這點,所以他提出建議朝廷固然要重視工商業,但更需重視農業,絕對不能讓農業出現問題。

    “臣以為董銘此言切中實際,所慮乃是我大明天下,朝中有董銘這樣的臣子是我大明之幸,陛下之幸!還請皇爺為我大明永固著想,下旨嚴令各地不得擅自毀農,約束工商,嚴懲一二,召告天下,以確國本!”

    孫嘉淦最後慷慨激昂地說了這一番話,說完後他朝著朱怡成行了一禮,這才坐了回去。

    “孫大人的話我不敢苟同。”孫嘉淦的話音剛落,還沒等朱怡成開口,坐在孫嘉淦身旁的何顯祖就說話了。

    何顯祖起身,先朝著朱怡成行了一禮,隨後轉向孫嘉淦道:“孫大人剛才所說無農不穩,此話何某讚同,但孫大人不要忘記還有兩句話,那就是無工不富、無商不活!至於國本之言,郎仁寶也曾說過:招攬天下富商已實國本的話。而我大明自複興後,以農為基,以商為脈,以工為興!此次而定國策。”

    掃視一圈,何顯祖道:“前明時期,天下年歲多少數?想來諸位都知曉,滿清之時最盛年歲才幾何?而如今年歲又是多少?諸位身為軍機,自然更是清楚!這些歲入從何而來?其稅又從何而得?難道靠的是農?”

    何顯祖這話說的沒錯,前明時期的國家財政收入才幾百萬兩,碰到天災人禍之時這收入更少。說前明是如何亡的,有說亡於黨爭,有說亡於流寇,也有說亡於滿清。而實際上真正的原因卻是因為財政問題,國家財政的崩潰導致各項問題的暴露,最終使得前明轟然倒塌。

    而現在,大明在朱怡成手裏采取了新的國策,眼下大明的財政收入達到了曆史上從來沒有的高度,全年歲收超過了二億五千萬,這個數字要放在以前是任憑誰都不會相信的。

    而且這個數字依舊在不斷上升,隨著北美也就是新明的開拓開始進入穩定發展期,大明本土對於新明的投資逐漸減少,反而新明依靠出產和資源今後會給大明帶來源源不斷的財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