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千五十六章 大明換屆(2/2)

作者:夜深字數:5512更新時間:2021-02-27 16:38:16

    除此之外,廖煥之依舊留在朝中為臣,朱怡成還給了他一個參知政事的加銜。所謂的參知政事,這原本屬於唐朝時宰相加銜,後來宋元時期改為平章政事,前明開國時期因為宰相的設置也存在過一些日子,後來朱元璋廢除宰相和平章政事,同時改地方參知政事為布政使,這個官位就不再使用。

    但現在,朱怡成從故紙堆裏把這個官位重新撿了起來,以加銜賜給了廖煥之,換而言之就等於設置了一個皇帝私人政事顧問一般的職務,這個官位雖然不是實官,但官銜卻為一品,以示親近和榮耀。

    王東接替潘夢園去新明,董大山在軍中職務依舊保留,同時又加左都督銜成為大明實際的陸軍最高指揮官。

    至於王樊,因為他強烈要求告老還鄉,這些年他身為軍機大臣和戶部尚書,為大明可以是盡心竭力。雖然王樊在朝野外的名聲不比其他幾人響亮,而且平日為人也頗為低調,但是朝中重臣心裏都清楚,王樊是朱怡成的心腹之人,而且也正是因為王樊卓越的理財能力,才使得大明在起初幾年財政極其緊張的情況下能夠維持正常的運轉,並滿足軍事方麵的巨額開支需求。

    正是因為這些原因,現在的王樊看起來要比當初要老了許多,整個人也顯得很是憔悴。畢竟朝廷的大管家不好當啊,在起初的日子裏,整個朝廷到處都要用錢,可收入卻一直入不敷出,靠著手上僅有的資源維持著運轉,也隻有王樊才能做到這一點,而現在大明終於渡過了最艱難的時刻,每年的財政收入節節拔高,大明不再缺錢了,王樊也能夠心滿意足地離開朝堂。

    原本朱怡成是打算把王樊同廖煥之一般留在朝中,可經不起王樊的幾次要告老還鄉的請求。所以,朱怡成最終隻能答應下來,但給予他的榮耀卻絲毫不少,同時還把皇家商行和大明皇家銀行的大權交給了他,希望他能夠在回江南後繼續以私人名義協助朱怡成打理皇家的產業。

    對此,王樊倒是很爽快地答應下來。就此他從一個朝廷重臣搖身一變,成了手握大明資本最雄厚,也最有實力的兩大財團的當家人。這樣的轉變可以是皆大歡喜,王樊也在離職之後沒幾日就興衝衝地告別了朱怡成,然後坐船南下寧波,在老家呆些日子後就去上海赴任。

    除去軍機處的變動,自然還有朝廷部門的變動,那就是除六部外增設鐵道部、商部、外交部這三部。

    六部變成九部,各部尚書、侍郎等自然要逐一安排和任命,這些在軍機處換屆的同時一並進行。再加上五軍都督府的實際職能改動,可以永業十年初是大明朝堂變動最大的一年,也是奠基了朱怡成對未來大明整個框架改革的基礎。

    除去這些明麵上的變動外,對於錦衣衛和通事處內部的調整朱怡成也著手開始。相比錦衣衛,通事處的變動卻些,不過通事處的主官提督四夷通事由原來的三品升為二品,以此同朝廷其他部門尚書包括錦衣衛都指揮使的官位職權相當,並且根據地域進行內部劃分,設置五個司,分別對亞洲包括南洋、新明、歐洲、非洲和中東各地的情報工作。

    錦衣衛方麵的動作就要比通事處大些,張冉在朱怡成的授意下對錦衣衛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以加強錦衣衛的控製和情報網絡的工作。此外張冉的和鄧秉同時被授中將軍銜,再兼右都督之職,從而以確定這兩個情報機構在軍中的合法性,同時也便於在必要時候皇帝可以通過這兩個情報機構插手和調查軍方。

    等做完這一切後,朱怡成就開始把目光投向了遼東,早在前些時候,同鄔思道細談過後的朱怡成已經下定了決心,準備先解決遼東問題,而這一次他任命統帥,並帶兵的人不是別人,正是剛剛從軍機大臣之位退下來的董大山。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