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千五十九章 策略(1/3)

作者:夜深字數:6784更新時間:2021-03-02 12:21:57

    朱怡成同大家一起笑了幾聲,和顏悅色地勉勵了幾句陳五顯,接著把目光投向史貽直。

    “軍機處這邊對於今年的戰備準備如何了?”

    史貽直當即做了簡單匯報,在場所有人都仔細聽著。作為如今的首席軍機,史貽直身上的擔子不輕,尤其是今年大明還要繼續打仗,而且不是小仗。

    海外就暫且不說了,僅僅說本土,遼東、西南、西北這三地是重中之重。

    眼下嶽鍾琪主攻西南,馬功成坐鎮山西,至於遼東由董大山負責。這三處大明有兩處今年是必須拿下的,那就是西南和遼東兩地,這也是朱怡成在不久前做出的決定。

    大明現在軍力強盛,從這點而言自然是遠超滿清的。可是打仗不僅僅隻是依靠兵力多寡又或者誰厲害就能贏,兵書有言,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普通的小戰役暫且不說,凡是大仗除了兵員、素質、指揮官的能力這些因素之外,更重要的是後勤。

    再強大的軍隊,在沒有充裕的後勤保障之下也發揮不出作用。就像是曆史上二戰時期的三德子,前期橫掃天下勢不可擋,可到中後期時卻節節敗退,顯露疲勢,從而最終失敗。

    其實那是因為士兵素質和兵力原因麽?當然這原因也不是沒有,可實際上真正造成這個因素的除了三德子二線作戰外,就是資源的貧乏導致後勤崩潰,從而無法再像戰爭初期那樣滿足戰場需求。

    舉個簡單例子,就算在二戰後期,三德子的軍隊依舊勇猛無比,打得盟軍叫苦不迭,可因為機械部隊嚴重缺乏油料,幾百上千輛坦克根本無法支持一場戰爭的持續,在耗盡油料的情況下,無奈隻能把這些完好無損的戰爭機器拋棄在戰場上,從而導致不敗而敗的結果。

    其實人類自誕生以來,一直都處在戰爭——和平——戰爭的循環狀態,每一個文明都是在不斷戰爭中洗禮並成長起來的。

    後世曾經有學者說,中華文明自古以來就是愛好和平的文明,這純粹就是扯蛋!中華文明發源於黃河流域,起初隻是一個小小的部落,經過不斷戰爭和征服,這才發展壯大起來,形成了中華文明的稚型。

    在此基礎上,中華文明不斷擴展,由此為中心向四方發展,經曆數千年才有了如今的模樣。

    所以,但凡知道些曆史的人都能知道,中華文明的文明史其實就是一部在戰爭和征服過程中不斷壯大的戰爭史。而在曆朝曆代的曆史中,關於戰爭的描述也是數不勝數。所謂的愛好和平,那隻是宣傳而已,如果沒有先輩的征戰,恐怕這世界上中華文明就如同其他已經在曆史長河中消失的文明一般徹底覆滅了。

    要支持朱怡成的戰略目標,大明需要調動的不僅是軍力,還有要支持和滿足戰爭的無數準備。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朱怡成把這件事交給了史貽直負責,同時授權他可以以首席軍機大臣的職位調動一切相關職權。

    這也是史貽直擔任首席軍機大臣後第一次負責如此重要的事,自然是極為上心的,這些日子他一直在忙於此事,甚至親力親為,所以當朱怡成詢問起後自然是對答如流。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