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武聖(2/2)

作者:夜深字數:5430更新時間:2021-04-24 12:36:08

    而現在,蔣瑾這一番話卻提醒了朱怡成,讓朱怡成猛然想到了這些問題。畢竟人是會改變的,當手中的權利和力量達到一定程度時,人心自然會起變化。

    建立宋朝的趙匡胤不就是如此麽?也許他一開始也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取而代之成為皇帝。可當他的權利達到頂峰時候,就算他自己沒這個想法,不也有部下為他黃袍加身麽?

    朱怡成可不想看到這一幕的發生,更不想赫赫有名的嶽鍾琪由於這因素而背叛大明,想到這朱怡成心裏有了決定。

    “蔣卿說的極是,嶽鍾琪這些年的確勞苦功高,如今雲南平定在即,是應該召他回來的時候了。朕以為以其之功,加少保如何?”

    “皇爺英明!嶽大將軍加封少保眾望所歸,臣以為不如再蔭其子,以示皇恩。”

    “這話有理,僅僅一個少保的確是虧欠了他,就蔭其子為錦衣千戶吧。”朱怡成從善如流道,接著又想了想問:“對了,朕記得如今武聖人是關雲長?”

    “是的皇爺。”蔣瑾回道:“滿清入關後,就重立了武聖,以三國關羽為武聖,同時在民間大建其廟。”

    “關雲長忠義無雙,古之罕有,其為武聖人倒也不為過。不過如今是大明的天下,大明向來以奉嶽武穆為武聖,相比關雲長,嶽武穆光複山河,力挽狂瀾,更勝一籌。如不是當年南宋朝中奸臣當道,最後以莫須有罪名飲恨而終,金人又如何能安享百年天下?”

    “滿清賊子,起兵後自稱後金,從而故意貶嶽揚關,其用心可見一斑。我大明如今既已恢複神州,重現漢家天下,自然當撥亂反正,恢複嶽武穆武聖之位。這樣吧,蔣卿你以軍機處擬道旨意,恢複嶽武穆的武聖之位,同關雲長並列,嶽聖為左,關聖為右,列為兩聖,各武聖廟神相皆需照此重立,以詔天下。”

    蔣瑾頓時會意,朱怡成這麽做的用意很是顯然,一來是就如朱怡成說的撥亂反正,重新確立嶽武穆的武聖地位,讓天下知道嶽武穆忠誠愛國的故事。

    二來,朱怡成這麽做也是考慮到嶽鍾琪那邊,要知道嶽鍾琪可是嶽武穆的直係後人,如今恢複嶽武穆武聖之位不僅是用感情來拉攏嶽武穆親近朝廷,同時也是借此事提醒嶽武穆要效仿祖先,做一個大大的忠臣。

    不得不說,朱怡成這一手用的極為巧妙,這樣一來不僅打消了召回嶽鍾琪可能產生的隱患,同時也能借重建武聖廟的緣故理所當然讓嶽鍾琪回京以嶽武穆後人身份主持祭祀。

    “臣明白,這事臣親自去督辦。”蔣瑾點頭應道。

    “至於前線將士敘功一事,這不僅隻是西南一地而已,遼東、山西等地的將士同樣為國征戰,自當不可厚此薄彼。軍機處著兵部、都督府、總參謀部整理一下各部報上來的敘功文冊,按規矩一一核實後給予嘉獎。這事你讓莊岩去主持即可,有了結果後再報於朕。”

    “臣遵旨。”

    “對了,董銘如今還在山西?”朱怡成突然問道。

    “回皇爺話,皇爺好記性,董銘當日改任山西監察禦史,如今已有些時日了。”

    “他在山西這一年多幹的不錯,雖隻是監察禦史,不過山西有如今穩定局勢,董銘功可謂不可沒。”

    朱怡成想了想後道:“朝廷用人,自當有功必獎,董銘勞於國事,穩定山西有大功在身,眼下山西局勢已安定下來,他繼續在那邊作用也不大,軍機處同吏部擬道調令,即日起董銘去職山西監察禦史,改任雲南左布政使。”

    (求月票!)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