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對抗還是合作(2/2)

作者:夜深字數:4370更新時間:2021-07-22 10:46:15

    大屋內,竹製的牆壁上掛著一副地圖,地圖雖然簡陋卻勾畫出了整個緬甸的形狀,還有緬甸由北至南的一些要道的位置。

    為了這副地圖,高進在這一年多的時間內折損了十多個斥候,這些斥候中不少人倒不是因為緬甸方麵的襲擊而亡,而是因為緬甸的地形、氣候和充滿凶險的森林丟了性命的。

    緬甸這個地方雖然不大,可也不小。更重要的是緬甸的獨特環境導致在緬甸很難展開大規模的戰爭。尤其是在中北部地區,到處都是森林,森林內無論是瘴氣還是危險的動植物,一不小心就能要人性命。

    高進從雲南進入緬甸,說是緬甸北方也不準確,準確的說應該在緬甸的東北邊,按照緬甸的地形,最合適進軍的路線並非直接南下,也不是向西進軍,因為這兩條路根本避免不了野人山。

    緬甸的野人山之所以稱之為野人山,那是因為連綿不斷的原始森林再加上當地少部分土族居住的區域,外來人極難在這種地方生存。

    後世二戰的時候,中國遠征軍敗退緬甸,就是走野人山撤回國內,這條撤退的道理可以說是屍骨累累,數十萬大軍最終撤回來的隻有少部分,甚至連指揮官也差一點死在野人山,從這點足可以看出這條路的艱難。

    高進曾今試探過野人山,可當聽了從山中逃回來的斥候描述後,高進就否決了這條前進之路。所以思來想去,高進最終選擇先北進,然後由北繞開野人山,直接攻占伊洛瓦底江的上遊,隨後延伊洛瓦底江而下,直取緬甸中南部,然後以優勢兵力一舉拿下首都阿瓦,從而決定緬甸的命運。

    從戰術來看這條路線是最為合適的,雖然需要繞道,可遠比行野人山安全的多。再加上伊洛瓦底江是貫穿緬甸南北的第一大江,緬甸的精華就在江的兩邊,無論是都城還是大城,都在高進的行軍路線上,直接打過去憑借高進手下的軍隊實力,緬甸方麵根本無法抵擋。

    但問題在於,打緬甸國很簡單,高進有信心一戰而定乾坤。可是緬甸這個國家除了東籲王朝外,還有著其他的外來勢力。

    最早,葡萄牙侵入緬甸,最後被東籲王朝驅逐。數十年前,荷蘭和英國陸續進入緬甸,隨後法蘭西也插足緬甸,分別在緬甸南部建立的殖民地公司,以壟斷貿易。

    高進要獲得緬甸的控製,東籲王朝不算什麽強大的對手,做了一年多準備的高進有極大信心直接拿下緬甸,滅掉東籲王朝。可是麵對英國、荷蘭、法蘭西這三個西方國家在緬甸的存在,高進一時間還沒想到如何解決,究竟是依靠實力直接驅趕對方,還是和對方談判交換利益更妥當些?

    所以今天張淼和林娘子過來,一方麵是商談出兵的細節,另一方麵也是商議對西方各國的態度,這是一件大事,代表著高進政權未來在緬甸的統治基礎,高進絲毫馬虎不得。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