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680章 無限大的兆億分之一,還是無限大(1/4)

作者:火中物字數:8540更新時間:2023-10-09 00:40:20

    任重不得不再次感歎大統一公式的奇妙之處。

    這同樣也是杠杆效應。

    先假設如果人類未能窺破宇宙空間的真正本質,沒能掌握大統一公式,轉而采用物理手段去挪移每一枚粒子以形成龐加萊回歸效應,那麽需要達成幾個前提。

    首先,當粒子的維度小到一定的程度後,就一定會發生振動式運動。說白了,就隻要是物質,就得有溫度。

    如果將一個金塊放到一個更大號的鉛塊的上麵,再等上個足夠漫長的時間,金塊會慢慢陷入鉛塊。

    原子級的擴散運動尚且如此。將勘測精度繼續往下探,觸及原子核、質子中子、誇克、前子、各級神之粒子時,這種微觀世界的運動更是永不停歇,無處不在。

    如果放大了維度來理解,也是一樣。

    人類理解中的靜止,永遠都隻是相對靜止。

    假如給整個宇宙建立一個無限龐大又無限精確的坐標係,那麽在全宇宙中絕不可能找到一個在坐標係裏真正靜止的物質。無論是微粒還是巨大的星體,也都一樣在永恒的運動中。

    那麽,結合上述兩點前提便不難理解,如果想用人工重建的方式來實現龐加萊回歸,這整個反應的過程便必須在同一瞬間,同時對整個源星係裏的每一個粒子生效,使其回歸原位,然後才能形成類似於時光倒流的龐加萊回歸。

    可是,如果要完整地回溯時間,甚至連人的記憶也重建,就必須考慮能耗的問題。

    哪怕重建的隻是在正二十麵體規則之下的規律記憶,而不是任重這種原生人類的絕對自由思維,其能耗也超乎想象。

    如果要重建絕對自由思維的完整記憶,需要的是無限大的能源。這裏的無限指代的是真正的無限,不是概念上簡單理解的所謂無限。

    但如果重建的是規律記憶,大約需要的是無限大的兆億億分之一的能源。可某種意義上,無限大的兆億億分之一,還是無限大。重建的操作精度需要達到的信息深度,也逼近了無窮大級神之粒子。

    並不是搬運越輕的東西就越省力。

    人類如果要搬起一百克的鐵塊,隻需要手指輕輕一抖。但人類如果要搬運一顆電子的質量,所需要付出的努力,燃燒的能源卻遠遠大於搬運一百克鐵塊。這是因為在宇宙的維度中,物體的體積自有其規律。比如21世紀的人類如果想進行精確的金屬加工,還能用諸如車床等等機械裝置。

    可如果想加工半導體矽芯片,將加工進度控製到納米級,那就得采用諸如光刻機等裝置。可如果是想控製一枚原子,就必須用到力場。在麵對電子時,人類的常規手段就顯得更乏力了,甚至隻能用磁場來勉強限製電子的移動方向,也壓根不可能將電子固定住,隻能讓其移動範圍逐漸縮小。

    在科學邏輯裏,當物質的尺寸與質量小過一定的界限後,想要改變它時需要付出的代價便會呈幾何級數增長。

    因此,經過換算可以估測出,如果要用常規的手段來將源星星係這“小小”的星係進行回溯,所需要消耗的能源其實也已經達到了可觀測宇宙中所有恒星與黑洞的能量總和這般恐怖的程度。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