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62.猜測(1/2)

作者:我自聽花字數:9666更新時間:2019-07-06 20:47:40

    洛侍郎的故事講完,在場諸人一時陷入沉思,都在想那縣令是如何破案的。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眾人聽了故事知道誰是真凶,可那縣令卻並非先知,總是要一步步才能查清案情的。

    範興手指輕輕敲著座椅,不多一會兒,嘴角便浮現幾分笑意,轉而去倒酒來喝。

    林主事見此,皺眉時卻有不忿,但如何絞盡腦汁都想不出來,隻是眼底焦急。

    趙公公在宮裏自認也是耍弄權謀的高手,可現在同樣是一頭霧水。

    包括其旁的鴻臚寺主薄、太監小義等人同樣皺眉深思。

    鴻臚寺莫寺丞思索片刻,轉而搖頭,不是想到了答案,而是索性不去想了。

    洛侍郎隻是飲酒,對眾人看也不看。

    盜帥身子朝後靠著,兩手交叉腹上,拇指不斷打轉,腦海中卻是飛速思考洛侍郎方才之言。

    他與官府打過無數次交道,又久在江湖行走,可以說是人精一個。他雖不會破案,可此時卻隱隱覺得破題關鍵就在方才的故事裏。

    但他素來是行動派,動腦子真的不擅長,這般想了半晌,眼中便有不耐。

    蘇澈坐在椅子上,沉影劍握在手中,劍鞘擱地,沉穩而有力。

    他知道答案。

    不是因為有多聰明,而隻是因他曾聽過這個故事,是在小的時候,蘇福講給他聽的。

    故事也不像洛侍郎講的這般,事實上,這是一件真實的案例,就發生在離京城不太遠的郡縣之中。

    故事的原版裏,李四報官之後,那個縣令並沒有找出真相,他是個生性多疑的人,反認為是張三之妻王氏與人私通,然後殺害了張三。他遂將王氏和李四抓來,對兩人嚴刑拷打,隻不過一無所獲。

    其後,縣令雖將兩人放回,可暗中卻派捕快衙役監視,想從兩人身上發現線索。

    因為此,王氏名節受損,李四名聲也跟著遭殃,不管有罪無罪,隻要進了衙門,還受了刑,街坊百姓如何想?更別說還有衙役捕快不時在四處經過,明顯是嫌疑未消。

    之後,王氏不堪生活至此,上吊自殺,而李四也在張三被害的地方投河自盡。

    坊間流言,兩人私通,謀害張三,其後卻因對張三愧疚羞憤而惶惶不可終日,最後難過良心譴責,雙雙自盡。

    最後,就在此案算結時,恰逢蘇定遠經過此縣,夜宿時聽驛站驛丞講述此事,當夜便派人去縣衙取了卷宗來看,然後直接讓人去拿了馬六。

    蘇澈當時對該縣的百姓和縣令憤懣而罵,對自家父親卻驚為天人,那草包縣令查了近一個月都未查出的真相,蘇定遠隻是看了卷宗便道破,真是智勇雙全。

    後來蘇福跟他說了其中關竅,更是告誡他人性複雜,天底下最需小心的便是他人。

    可之後的事,無論是那縣令的下場,還是之後的料理,蘇福都未明言,彼時的他總會借著一些小故事,來給蘇澈講道理。

    此案既是真實,那洛侍郎是如何知道的?蘇澈想著,就算此案會上報,那也是歸屬刑部,禮部對這些從不過問。

    難道洛侍郎是那個縣裏的人,還是說,他便是當年的縣令?蘇澈暗暗搖頭,覺得自己的想法未免太過巧合。

    要真是這樣,那洛侍郎說這個的目的是什麽,自曝當年醜事?要知道,他可是禮部的侍郎啊,不管這件事過去了多少年,要真有人再提及,對他以後的仕途也會產生影響。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