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3章 尋找五行之源(1/2)

作者:北大搔神字數:6836更新時間:2019-05-19 17:42:12

    這些年雖然科技發展緩慢,但夏國基礎建設卻沒停滯,機場與高鐵站不縣縣通,但也遍地開花。

    朱強做了一份攻略,然後直接從雙肥飛鄂郡黃石,他準備從五行中的金查起。

    金可不隻指黃金,銅也不止是銅,在以前銅可是有美金之稱的。

    大冶銅山有三千多年的開采史,上至三代春秋下至近代,哪怕如今依然沒有廢止,在夏國可謂開采時間最長,跨度最大的銅礦了。

    還有什麽比這裏更合適的地方嗎?朱強很有信心。

    可惜,在這裏係統在朱強體內留下的五行印記沒有絲毫反應,看來金之源不在這裏。

    雖然失望,但朱強並沒有喪失信心,他又飛往荊州。

    這一站的目的就是荊州古城,南門外西側城牆腳邊一長約40米寬十米的土丘,其上有石柱四根。不錯,就是息壤,這裏是鯀治水在荊州古城留下的一處遺跡。

    《山海經內經》記載:“洪水滔,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殺鯀於魚淵。”

    《海內經》:“息壤者言土自長息無限,故可以塞洪水也。”

    鯀死後,《山海經》載:“禹以息壤堙洪水。”

    朱強要找的就是息壤,如果單從字麵意思理解,那麽五行中的土指代的事物恐怕沒有什麽比息壤更有資格。

    首先它曆史古老,其次其名氣夠大。

    可惜朱強轉了好多圈,依然沒有發現息壤的氣息。

    古籍記載中息壤最後在大禹手中並用它治水成功,但最終是用完了,還是如何了下落不得而知。大禹留下的治水痕跡雖多,但會不會像荊州古城的這座息壤一樣,單純的隻是遺跡。朱強有些摸不準,反而覺得竊取帝息壤的鯀被祝融殺死的魚淵更有可能。《左轉昭公七年》:“昔堯殛鯀於羽山,其神化為黃熊,以入於羽淵。”

    所謂魚淵羽淵或者羽山都是一個地方,在蘇郡連雲港DH縣與魯郡臨沂LZ縣交界,是DH縣的最高峰,海拔隻有兩百多米,東西長約三公裏,南北寬15公裏,很的一座山。有三座山頭,成典型的山字型。這些朱強之前都做過功課。

    問題是如今荊州沒有,出師不利,難道要改計劃,掉頭回去?

    朱強想了想,決定還是按照原計劃,直飛蜀郡三星堆博物館。

    他的目標就是青銅神樹,五行中的金,最初指的是銅,有美金之稱,惡金則是鐵,但不管哪種總之是金屬沒錯,況且這裏還有曆史久遠的黃金,像黃金權杖,黃金麵具等,來這裏可以一網打盡。且青銅神樹代表的可不光五行中的金,據專家考據其鑄造原型可能是上古建木,扶桑,若木等神木,這就跟五行中的木也搭上了邊。若能一下子在這裏收集到五行中的金與木,豈不是兩全其美。

    事實證明,朱強盡想好事,他想多了。

    青銅神樹不符合五行中金木任何一個。雖然博物館中央的青銅樹是仿製品,真品沒展覽,但隻要在這座博物館裏,按係統所他留在朱強體內的五行印記就能感應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