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兩千一百七十三章 他真心為你好啊明白嗎(2/3)

作者:麵包不如饅頭字數:7374更新時間:2020-01-07 23:02:58

    可是一部分人還是不太明白。

    這跟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有啥關係?

    “士大夫士大夫,包括士和大夫,大夫成為一種吉祥物或者虛銜之後士大夫就隻有士,士又是通過學習產生的,又占據一定的生產資料,所以成為協助天子統治天下的文人,但無論是士大夫還是士,都接受了啷啷惡狗之前形成的一個規矩,這個規矩就是,以內聖外王為群體的奮鬥目標,於是大一統成為文人的一種情懷,乃至於文人管理下的平民也接受了這種約定俗成的規矩就是大一統。所以規矩傳到後來已經不用那麽麻煩了,你都沒有諸侯跟大夫這些二三級蠹蟲了,那就效忠於天子吧,所以所謂修身齊家,說都是要治理天下先治理好自己和家庭,也就是現在的中國人說的修養和家庭教養。至於治國平天下,則表現為維護大一統的格局,並在此基礎上開疆拓土。”關蔭忙著喝口水這番話就解釋這麽多。

    等他回來就又提了一句:“這個理念到了宋朝的時候,關中碩儒張載老先生又發展提出了‘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以及民間信奉的‘學成文武藝,報於帝王家’有一定的關係,隻不過文人集團有更清楚的認識,所以提出‘為萬世開太平’,而古代的平民基本上都隻有日出而更日落而息的生活,所以要有個特定的目標,也就是奮鬥的動力,這才有了平民階層所說的忠君報國,這玩意兒不僅隻是文人的專利,老百姓也能懂‘寧做太平犬,不為亂離人’的道理。”

    所以說?

    “我們的文人士大夫那是引領華夏民族的主力軍,不管願不願意承認,天下興亡在古代的確承擔在文人士大夫肩膀上,他們追求大一統,追求為萬世開太平的精神理念,始終都貫穿在我們的民族精神裏頭。現在有那麽一些人,但凡見到儒家就黑,這不對,外儒內法至少保證我們華夏民族延續這麽多年,到現在還是響當當的國家和民族,那是有功勞的,沒有這些精神支柱我們支撐不到現在。”關蔭告誡,“所以說,理解文人士大夫不要學福山那逼,那是個製杖。”

    福山:“我讀過的書比你多。”

    關蔭:“爾乃蠻夷。”

    福山:“說不過就罵人有意思嗎?”

    關蔭:“爾乃蠻夷!”

    福山:“你敢換句話嗎?”

    關蔭:“你是個棒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