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十四章 柯蒂斯音樂學院(2/3)

作者:開玩笑字數:9266更新時間:2019-06-20 20:04:04

    這番話讓白君文瞬間對老頭子的印象大好。

    幾之後,《巴赫》的前麵十六支曲子全部錄完,秦明用電子郵件把文件發給了遠在柯蒂斯音樂學院的那位“師兄”。

    “他叫阿爾伯特凡施耐德。優雅的德國貴族……唔,很優雅……”秦明到優雅的時候表情有點奇怪,似乎是想笑,最後又忍住了,繼續道:“如果以後你跟他相互交流的話,直接叫他施耐德就可以了。”

    白君文在華夏音樂學院暫時住了下來,等待那位施耐德先生的回應,這是一段十分短暫卻又十分寶貴的時光,白君文從秦明這裏得到了許多鋼琴演奏方麵的指導。

    即便不想承認,也不得不承認,白君文的母校跟華夏音樂學院在各方麵都有著巨大的差距,幾個月前大學剛剛畢業的白君文放在母校的應屆畢業生裏其實算是相當出色的優等生,然而若是放在華夏音樂學院裏,雖然也還算不錯,卻就遠遠不能拔尖了。

    當初白君文初遇譚曉雅時,已經在莫紮特的指導下有了一些質的飛躍,然而即便如此,他僅靠紮實的基本功和還算不錯的技巧其實是不足以真正吸引譚曉雅的。隻不過在培訓機構那種針對外行的地方,他的確有一點鶴立雞群的意味,而絕大多數的功勞,其實來自於《巴赫》第一首。

    隨後白君文在莫紮特的影響下不斷進步,不斷修正自身各種各樣的問題,必須承認,莫紮特是絕對意義上的才,他哪怕年紀還,不出多少高深而係統的理論體係,但是他依靠樂感、依靠直覺,依然能夠極大的幫助到白君文。

    然而這是不夠的,除了直覺、樂感、賦這些才們獨特的因素之外,白君文更加需要的,其實是嚴密、完備而高度相當的理論指導。這種指導,他在母校得不到,因為楊秋老師和他其他的導師們本身就沒達到這樣的高度,而現在的秦明,卻是音樂領域裏真正的大師,他看待白君文的演奏,並不會去細究那裏麵的細枝末節,而是從一個高屋建瓴的高度來看待白君文的總體演奏水平。

    這就像是爬山,白君文和他以前的導師們都沒有上過山頂,他們抬頭,不知道山有多高,也不知道上山究竟有幾條路,於是他們隻能沿著腳下的路悶頭攀登,全無參考。

    而秦明從山頂往下看,他能清楚的看到白君文正在山腰的哪一段,更知道在白君文前方的風景是怎樣的,地形是怎麽樣的,哪裏有彎道,哪裏有捷徑。他雖然主研樂理而非演奏,但是到了他的境界自然一通百通,信手指點一下白君文並沒有什麽難度。

    白君文的生活很充實,秦明給博士生們講課的時候他也會跟著旁聽,而不上課的時候他幾乎完全沉浸在鋼琴的世界裏,他的技巧越發成熟,領悟越發深刻,進步的速度讓那些博士生們嘖嘖稱讚,隻有秦明本人表示很正常:一個能寫出《巴赫》四十八首的樂理才,本身在鋼琴演奏上的境界就是不匹配的,他以前隻是缺乏關鍵性的指導,沒能勘破那一層紙,而如今他捅破這層紙,水平突飛猛進簡直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