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八章 一舉兩得之佳事(2/3)

作者:漢風雄烈字數:11534更新時間:2019-07-07 17:24:54

    “大公子……”門外張樂書大步的走進來。這人是鄭芝龍身邊的門客之一,秀才出身,軍事智謀上無甚賦,但辦事待人卻甚是得力。準確的,那就是會來事,讓上位者感覺著舒服。

    “曾總憲使人送來回帖。”卻是明日午後就有時間。

    今日鄭森才使人向巡撫衙門遞上了拜帖,沒想到這麽快就有了回信。當下大喜,拿過回帖如果寶貝。他沒想到自己老爹的名頭那麽好用。

    曾櫻是登萊巡撫啊,已經到了大明朝地方權勢的巔峰,竟然都這麽給鄭芝龍臉麵。

    鄭森這些裏雖然明白了他爹手下的十幾萬人船究竟意味著什麽,但到現在還是覺得打破了自己的認知。

    次日,鄭森登門拜訪。曾櫻在花廳裏接見了這位賢侄。

    客套話過後,曾櫻直接問道:“鄭氏之經營,曆來無關齊魯,不知賢侄此番登門,是為何事?”

    曾櫻都喊鄭森賢侄了,後者自然會順杆子向上爬,拱手一拜,回道:“伯父容稟。”就把此行目的一一述來。

    曾櫻心中的不解慢慢消除,警惕心也放了下來。原來鄭芝龍隻是想從齊魯搞一些流民,運去大員開荒種地啊。“此事好。”

    登萊別的東西沒有,難民則多的是。

    中原於崇禎八年、九年、十年、十一年、十二年、十三年皆有蝗旱,“人相食,草木俱盡,土寇並起”!死人棄孩,盈河塞路。齊魯也不能得好,數十州縣大旱不止,飛蝗如雲。

    李自成近兩年為甚能混的風生水起?不是因為李岩紅娘子率軍投效於他,那夫妻才有多少人馬?而是因為偌大的中原饑民遍地,餓殍遍野。

    李自成本身名望就不弱,又有在中原名聲響亮的地頭蛇李岩紅娘子襄助,隻需要振臂一呼,多的是人相隨。實力眨眼即複!

    反倒今年,別地不,隻言齊魯地,是時來運轉還是怎的,今歲旱情已然大有緩解。

    而登萊之地靠海,海潮起落,海岸上總能撿些吃食。這幾年裏不知道有多少難民湧了過來。雖然有很多已經返鄉,但滯留這裏的難民流民還是數以萬計。

    鄭家若要遷運難民流民南下,去開拓大員,那還解了登萊官府的一大難題呢。

    這可比他早前設想的要好多了。

    登萊之地近渤海,為京師海上門戶,鄭芝龍偏水師了得,曾櫻還真擔心後者瞧上了登萊之地,要在這兒落腳,那一旦有變,對津京可都是一巨大的威脅。

    作為大明朝的登萊巡撫,曾櫻是對大明忠心耿耿的,從沒想半道跳船。但在遷運流民難民南下事宜上頭,他卻是一百個配合。這對登萊對大明皆是好事。

    三日後,就在蓬萊閣,曾櫻私下裏宴請了登萊兩州知府,登萊總兵等一幹人。鄭森作為隨侍晚輩跟著出現在蓬萊閣內。但包括沈廷揚在內的登萊知府、總兵等又豈會真的將鄭森視為孩子?

    不看在曾櫻的麵子,也要看在那早已經送到他們府上的厚禮的麵子上不是?

    “大員位在澎湖東南百裏處,方圓與登萊仿佛。距漳、泉止兩日夜程,地廣而腴。西部沿海尤甚。東部則是高山密林,多有生番出沒。我父早年曾遷移閩地難民數萬於島上,立有大十餘城鎮,至今十餘年,已然大安。”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