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十四章 一損俱損一榮俱榮(2/2)

作者:漢風雄烈字數:8680更新時間:2019-07-07 17:24:55

    而大海上的鄭森可不知道自己已經惡了馬紹愉,而便是知道了也不會在乎。區區兵部職方主事,再是陳新甲麵前的得力人物,也僅是六品官罷了。陳新甲除非腦子有坑,才會因為他而跟鄭家生起齷齪。

    此刻正與施琅起前方的戰事,痛惜宣府總兵楊國柱之殉國。

    卻是七月二十六日,明軍誓師出征後就挨了當頭一棒。那洪承疇帶引大軍進抵錦州城南乳峰山一帶,次日,就命楊國柱率領所部攻打西石門,結果陷清軍埋伏,清軍以高官厚祿勸降,楊國柱死戰不降直至中箭身亡。

    接著就有道了洪承疇的進軍策略,他是要步步為營的,安步當車。而陳新甲以朝廷糧餉不足為由,主張速戰速決,而崇禎帝也是如此認為。

    鄭森沒有作戰經驗,隻覺得洪承疇如此做也是不差,崇禎皇帝是外行領導內行了。施琅卻不同意道:“楊總戎殉國,大軍固然折損一肱骨,然士氣仍銳,軍心亦激。此刻正該鳴鼓直前!洪亨九竟畏縮不前,不敢發軍猛攻,我看也是個虛享大名空負下人望之輩!”

    施琅對洪承疇嗤之以鼻。

    鄭森皺著眉頭,不滿於施琅對洪承疇的蔑視,但心中卻又覺得施琅的未嚐沒有道理。

    朝廷短於糧餉,這是磨消不掉的事實。洪承疇身為薊遼總督豈能不知?而既知道,他又要勒兵緩進,那不是自相矛盾嗎?這不是給陛下出難題嗎?

    且如施琅所的那般,大軍一動,就趁著士氣正銳時候發兵猛攻去……,似乎也的通啊。

    沒有經曆過戰爭曆練的鄭森,現如今顯然很稚嫩的。

    “尊侯(施琅表字)休得妄言。洪總製剿平流寇,下人所共見,豈是不知兵之人?我朝與韃虜數次大戰,皆因分兵而落敗。此番總製大人安步當車,步步為營,持重而行,便是如此道理。”

    鄭森到底還是更‘相信’他的科場前輩洪承疇。

    “既然大軍已抵錦州城外,糧草屯於筆架山。我等就直去鬆山城!”

    鄭森決定道,轉身來就下令。

    那鬆山城距離大軍較之筆架山更近,錢糧自然是送鬆山城更好。

    施琅也不與鄭森爭辯,他們現在都是在放嘴炮,是紙上談兵而已。事情有沒臨到他們的頭上,也不是他們在統帥大軍,純粹是站著話不腰疼。

    倆人就像後世網上的鍵盤手,指點江山,激昂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可實則呢,於大局屁的作用都沒有!他們也根本不知道,現在的洪承疇已經把自己的‘持重策略’給徹底拋棄了,陳新甲的壓力他還能擔當,但崇禎帝的敦促他就抵擋不住了,已是定了主意,決意要速戰速決!

    鄭森帶領著船隊向北駛去,而此刻已經抵到鬆錦戰場的黃台吉也在苦苦思索著破敵之策。上十萬明軍猥集一處,這可不是現如今的八旗兵可以一口吞吃了的。

    何況錦州南部多山地丘陵,八旗可以布防部守,明軍一樣可以。

    硬吃十多萬明軍,黃台吉想都不去想!

    發愁的還不止黃台吉一個,整個滿清高層都在發愁,他們雖然輕易的打死了楊國柱,可在隨後與明軍交手的過程中,卻連吃敗仗。

    黃台吉急得星夜疾馳五百裏,從沈陽直奔錦州來,一路疾行,以至於“鼻衄不止”,也就是鼻血止不住。八旗的形式若是好了,他也不至於這般捉雞。

    眼下的戰事這可不是黃台吉一人的責任,作為一個‘股份製公司’,滿清雖然還沒上市,愛新覺羅家雖占據了最大的絕對股份,但滿清高層有一個算一個,那都是股東啊。

    他們是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的。所以啊,所有人都在悶悶不樂!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