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十三章 義勇(2/3)

作者:漢風雄烈字數:10850更新時間:2019-07-07 17:24:57

    鄭家在閩地擁兵無數是一回事,在距離京津咫尺之遙的登萊擁有一支精銳,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鄭森自然知道自己現在正被曾櫻、沈廷揚注視,卻也有意向二人展露本領,口令聲嘹亮:

    “立正!”

    “向右看齊。”

    “向前看!”

    ……

    整個隊伍圍著大校場先跑上五圈熱熱身。這是芝罘島的一景,也是新軍要求最嚴格的一項。

    體力、耐力,一定要練出來。

    然後才是今日下午的操練,訓練軍姿、操演隊列、練兵演武……,腳步聲、喊殺聲、口令聲,乃至是喝罵聲充斥了整個操場,就是寒風裏卷著雪點,也被校場上的熱度會融化了。

    “預備!”操場的一角,張奎高聲叫喊著。手下兩個排的鳥槍手都以右側位六十五度角挺鳥銃立正。

    七八斤重的魯密銃握在鳥槍手手中如是無物一樣,他們吃得好穿得暖,將養鍛煉了幾個月,若是還拿不穩一杆七八斤重的魯密銃,就是笑話了。

    登萊的這支義勇,鄭芝龍並沒有給他們全配置斑鳩腳銃,而隻有三分之一,餘下的盡是魯密銃。

    相比較大口徑的斑鳩腳銃,魯密銃的口徑要很多,殺傷力自然就有不足了。若再配上粗製低劣的藥粉,再可能因為擔心炸膛而有意的放少了藥粉量,以及直徑並不與槍管膛壁多麽吻合的彈丸,打出去那都可能打不穿韃虜的甲衣。

    簡直就跟笑話一樣。

    但如果是顆粒化的藥粉,定量裝藥,配上合格的彈丸,那魯密銃的殺傷力又是如何呢?

    它的前身可是奧斯曼人送到大明的貢品啊,奧斯曼人的敵人是歐洲人,如果魯密銃對鐵皮怪真的無能為力的話,它還能在奧斯曼軍隊中大行其道嗎?歐洲的騎士板甲可比滿清的棉甲強多了。

    現在魯密銃配上定裝彈藥和特質的刺刀,套筒刺刀,卡榫式的雖然更好用,但那要用到彈簧。高質量高品質的彈簧,據當年的中正式步騎槍且需要從比利時進口不少刺刀。

    所以,卡榫式刺刀距離現在的鄭軍而言還太遙遠了。

    四尺五寸的魯密銃,在增添了一尺多長的刺刀之後,長度接近六尺,比不上長槍,卻也不短了。

    所以,義勇中的鳥槍兵是不需要另配腰刀的。

    “注意,腳跟用勁,重心快速前移,用力蹬腳,跨步發動腿力、腰力、臂力,右手抬槍托於右胸側下方兩寸,左臂外旋轉快速前伸,突刺!”

    “殺!”六十人的聲音匯聚成一聲,六十把寒光閃閃的刺刀猛地刺出,聲勢確實駭人。

    曾櫻、沈廷揚都不是庸才,很快就注意到了刺刀的存在。

    “這是何物?”

    “刃器置於銃口是否會阻礙射擊?”

    曾櫻接連問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