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十四章 庸臣碌碌(2/2)

作者:漢風雄烈字數:8188更新時間:2019-07-07 17:25:12

    國難思良將,板蕩識誠臣。這個時候他才明白盧象升的難得。

    今早晨,就像往常一樣,不明周延儒就起床了,在侍女丫鬟的服侍下梳洗好,穿戴好衣冠,然後來到書房靜坐。他都已經愁的睡不下了。

    書案前放滿了各地送來的文書奏報。一封封的像山一樣,卻幾乎沒有一處內容會使他高興。

    這些文書,有的是報告清軍進度的,有的報告地方軍兵缺錢缺糧,還有的是報告“土寇刁民”做亂,周延儒把北直隸、中原、齊魯三省新近發起的農民軍統稱為土寇刁民。還有報告建虜過處的兵災慘象的,那是滿眼噩耗,不聞喜聲。

    還有某些地方官望風逃遁,某些地方官城破殉難……

    諸如此類的文書他每都是必須看,而又實在不願看,不敢看。有時,他恨不得一腳把書案給踢翻,是真的怕了接觸那些關係著戰亂、失敗的公文戰報。

    現在,他的心思特別的沉重,沒有批閱文書,隻低頭望著書案上的古銅香爐出神。

    一個妙齡丫鬟用雙手捧著一個朱紅描金托盤,上邊放著一個玉碗和一把銀匙,裏頭盛著燉好的燕窩,輕輕地走進書房。另一個丫鬟從托盤上取下來玉碗和銀匙,放在周延儒的麵前。周延儒瞟都沒有瞟這些侍女丫頭一眼,拿起銀匙,看著碗中的燕窩,心中咐道:也不知道今後自己還能喝得幾日這等珍品。

    這些都是鄭芝龍使人送上的珍品,市麵上有錢都難買得到。可周延儒現在最怕的就是被皇帝給下大獄裏了,一旦兗州和曲阜有失,他就徹底完了。

    慢慢地把燕窩湯喝完。

    直到色大亮,周延儒方才叫人擺膳,大碗碗,大盤盤,一頓飯湯湯水水十多道菜肴,周延儒卻一點都沒胃口,隻把手邊的幾樣菜夾了兩筷子,大部分的菜肴幾乎是怎麽端進來的怎麽端出去。

    靠著椅子上,周延儒從鎮紙下拿起齊魯巡撫王國賓呈上來的加職加官的名單。

    這是近些日子裏齊魯各州縣組建民軍的領頭人。之前他們招降袁營,還真不失為一個解燃眉之急的好法子。現在又報上這些個人的姓名,各自附帶著功勞和資曆。那真都是大明的忠臣啊。

    可這些也都是事。都到這個地步了,就是一人授他們一個實職官兒做又能如何呢?

    他拿起名單來看了幾遍,腦子一片空白。因為這個名單就是對他最直白的一個提醒,孔孟曾顏四家的討滿檄文……

    哎呀,周延儒頭疼啊,渾身都沒氣力,沒心勁了。

    眼睛落在紙上,心則沒有。

    把筆放下,隻來想,那韃子又不是瞎子,豈能放過孔孟等家?

    正在這時,周延儒的長隨拿著一個折子走了進來,恭恭敬敬地放在書案上。周延儒害怕又有了不好的軍情或災荒,狐疑地問:

    “哪的文書?”

    “老爺,這是齊魯王中丞,鳳陽馬中丞送來了捷報。時間倒趕在一塊了。”長隨回道。但在心裏卻覺得好笑。王國賓和馬士英還能送來什麽捷報?莫不是打著捷報幌子的噩耗?

    自從進到十一月,不管是在京城,還是在通州,亦或是在保定,哪裏報告過好消息?

    周延儒精神猛地一震,“捷報?”一把奪了過來,裁開封口,先看王國賓的,這是當務之急。那鳳陽的馬士英是在對戰張獻忠。

    周延儒就看上頭寫的正是鄒縣之戰。袁時中果敢用命,袁營不辱使命,使清軍屢攻鄒縣不克,無奈退走。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