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十六章 殺聲起(2/2)

作者:漢風雄烈字數:7594更新時間:2019-07-10 02:02:03

    清軍打仗,先就是遊騎在百十步外放箭,那些多是蒙軍旗的人。配合的有阿哈衝陣,他們的作用就是騷擾敵軍,消耗敵軍的體力,同時也在尋找敵軍陣法的突破點。

    這些毫無自由尊嚴,在韃子殘酷軍法和野蠻統治下的奴隸,隻能拚死一搏往前衝去。而在阿哈試探出敵軍虛實之後,八旗病則開始驅動披甲人出戰。

    披甲人多是多指受降後披甲上陣為韃子征戰討伐的人,可以理解做關外其他民族的降兵,比如東海諸部的人,地位低於普通的旗丁。這些披甲人被稱為“死兵”,穿戴雙重甲,騎雙馬衝前,人和馬都身披厚重的棉甲,且人被固定在馬上,就算陣亡,人亦往前衝去。而後則是負責監督的旗丁,一般被稱為銳兵。一旦前方的阿哈和死兵敢往後退,銳兵就二話不說上去軍法處置,砍下頭顱殺雞儆猴。而隻要阿哈和披甲人擾亂了敵方的陣法,銳兵就開始乘勝攻擊,擴大戰果。

    清軍步騎出陣慢慢而來,趙彬在後方看不太親切,隻看遠處的煙塵,知道清軍前軍大致分做了兩股。

    事實上,清軍一邊有三四百騎兵停在了明軍前列,而真正投入戰鬥的則是另外的兵馬。

    明軍則半點不見停留,滾滾紅朝依舊向前撲了來,似乎在力圖壓製清軍的活動範圍。

    事實上這場戰鬥還有一個巨大的優勢在於明軍的地方就是地理地勢。韃子背後就是大清河,別看後者還結著一層冰,但誰知道這冰層有多厚啊?

    去年這個時候,海上的浮冰都已經化了。閩地與鄭芝龍之間的聯係也早已經恢複,這個冬天,南麵可是發生了不少事情。如此,大清河的冰層就還能依舊嗎?

    這清軍的主力是騎兵,一旦沒有了回旋的空間,騎兵的威力可就大打折扣了。

    戰鬥很快就發生了。清軍必須給自己爭取更大的回旋空間,可不能被明軍一股腦的壓倒大清河邊上。

    滾滾黃塵彌漫,叫趙彬根本看不到對麵的情形。但他不經意的一次向西打望,卻吃驚的發現,對麵運河河堤上,此刻竟出現了大批鄭軍的影子。

    袁時中看著運河對岸,眼睛裏翻騰的盡是金光。打韃子的輜重,那繳獲可不是一般的大。更別說還能得立大功。

    他丟了鄒縣,雖然保住了孟聞玉,他大侄子袁大洪還立下了護衛聖鄉的殊功,但少不了也一身的騷味——想要洗白自己,參加眼下這一戰是最行之有效的。

    “上——”

    袁時中一身鱗甲,在陽光下閃閃放光。此時把手一揮,軍中揀選出來的一些娃娃兵,一個個都十二三四歲的年齡,背著草席、蒲席,立刻箭一樣的竄出。

    等到留後的瑚裏布帶人趕到運河東大堤的時候,這處被命名為一號通道的運河百十米寬的水麵,已都被鋪蓋了一半了。

    趙彬的腦袋就像搖擺器一樣,不停的晃動著。一邊看南麵,一邊看西麵,南麵看不清,西邊卻看得很清楚,他都緊急抽調了一二百個軍兵去運河東大堤上增援。還使人向橋北頭的張秋鎮告急,他的大部隊都在那駐紮著呢。

    完全沒發現本來行進速度在加快的輜重隊伍,現在速度不僅恢複了原樣,還有更慢一步的跡象。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