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一十八章 荷蘭人的本錢(2/2)

作者:漢風雄烈字數:7548更新時間:2019-07-23 18:44:09

    鄭成功那時候都是靠著長期圍困,之前明荷戰爭時候,明軍在澎湖也是長期圍困,鄭芝龍也打算學一下兒子,學一樣老前輩,對熱蘭遮城圍而不攻。等糧食吃完了,那裏頭的荷蘭人早晚要滾出來自己送死!

    而如此做的大前提就是徹底打掉巴達維亞的主力艦隊,徹底的斷絕掉荷蘭人的外援才行。

    普特曼斯帶著十五艘船隻駛入了島南,這就是再好不過的機會。

    “島南本來有水陸軍一千五百人左右,若是征召荷夷青壯入伍,數量大概可有兩千人。”荷蘭人常年駐島南的軍商百姓數量在三千人上下,扣除了婦孺,還有一些上等人物,兩千人已經到了他們的極限了。

    “外加一支四百人左右的原住民組成的巡邏隊。”

    “這是一支以大肚王國西逃的難民為主的隊伍,普遍仇視漢人,而且與東部山區的原住民交往緊密,一旦開戰,還有進一步擴大的可能,定會是荷蘭人手中的一把尖刀。”何輝說道巡邏隊的時候,態度表現的很明顯,可見這巡邏隊與島南漢人之間處的絕對不愉快。

    “普特曼特帶來的十五艘戰船裏有九艘是真正的戰艦,其中五艘為單層炮甲板,船上配炮普遍在三十門以下,最強的四艘,則都是雙層炮甲板,配炮達到了四十門上下。餘下的六艘,五艘為武裝商船,一艘是單桅通訊艦。搭載的荷蘭步兵有上千之多,現在隻少部分被分到了大員鎮,另外大半人都給分到了禾寮港。後者已經建起了一些防禦工事。”

    鄭芝龍立刻就想到了赤嵌樓,這禾寮港現在於荷蘭人的作用,恐怕就跟赤嵌樓建立起之後差不多了。是他們在陸地上的一個節點,也同時遮蔽了熱蘭遮城的腹肋。

    畢竟荷蘭人先前的一係列布置,那都是對外海的,而不是對內裏的大員島的。

    不管是熱蘭遮城堡所在的一鯤身沙洲,還是鹿耳門兩側的北線尾島和加老灣沙洲島,那都是一片片的沙洲,後世這裏都已經被土地鏈接,你可想而知海域水麵有多麽淺。

    然而大自然是神奇的。就像人常說的,上帝給你關上了一扇門的同時一定會為你再打開一扇窗。大海潮汐,海潮衝蝕,往往會在你肉眼看不到的水麵下造化神奇。那鹿耳門就是一個大潮汐口,遂成就了出入大灣的一條重要港道。隻是底部堅石堆積,暗礁盤結,大船不易通行,素有“天險”之稱。

    而荷蘭人選定的老巢熱蘭遮城堡所在的一鯤身沙洲,與對麵的北線尾島南端之間的水道通航情況就遠比鹿耳門要強,這就是大員港。所以,荷蘭人隻在北線尾島的北端,也就是鹿耳門水道處設立一座簡易的炮壘,並沒大張旗鼓的駐紮軍兵守衛。

    他們將自己的老巢設在了一鯤身沙洲,建立了牢固的熱蘭遮城堡,整個控製了大員港。而從大員港繼續向內,那就是台江海麵,也可以說是大灣,內裏的港口就是禾寮港。同時還沿著七鯤身七個沙洲,建起了一連串的炮壘,徹底把大灣水域把持在了自己的手中。

    從鹿耳門周遭的淺灘遍布到北線尾島北端建立的炮壘,再有與北線尾島南端對峙的七鯤身,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個打海中浮現的沙洲,一字排開,相距各裏許,勢若貫珠,直連接到岸上的打狗山。上頭是都有炮壘建立。

    這一係列的在應對海上威脅的時候真的是很牛掰,很有恃無恐。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