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五十九章 南遷(求首訂,1/10)(2/2)

作者:漢風雄烈字數:8176更新時間:2019-08-09 12:07:20

    “臣願捐資白銀萬兩,助國戡亂。”吳昌時跑出來到。卻是接到了周延儒遞來的眼色了。

    “臣願捐資兩萬兩,家丁二十人,饗助陛下,戡亂救國。”

    駙馬都尉也沒大錢,有高位而無實權,鞏永固之前捐了五千兩,現在又要湊出兩萬兩,也是極致了。

    崇禎帝滿意的點了點頭,鞏永固這個姐夫是甚樣家底,他不是不清楚。

    “然臣唯憂賊兵勢大,李賊號五十萬大軍,一路勢如破竹,士氣必然極盛。若將京師四麵包圍,四麵齊齊發力攻打,隻城中軍民實難以招架。臣敢請陛下速速南遷!”

    鞏永固不怕自己前途盡毀,他是老朱家的駙馬爺,真正的前途早就沒了。他早在南遷之事熱議時候就雙手高舉的讚同南遷,現在再由他提出來,鞏永固表示無壓力。

    “為今之計,隻有南遷方可存朝廷之社稷。南國有長江險可據,即使北方陷落,也可以憑借水師之利守住江淮,效法東晉、南宋保大明半壁江山。再則,南都六部齊備,又有江南稅賦可征募兵勇,留北地於李賊與東虜爭鋒。如此隻需數年,積攢實力,即可回師北伐,與李賊決戰中原,恢複故土。有南宋之故事在前,陛下可效法之。”

    皇極門前百官嘩然。

    “真要南遷啊?”

    “李自成有五十萬大軍,居庸關一破,城內這點兵馬如何能夠抵擋?不遷都就是死。”

    “京畿乃宗廟所在,祖宗百戰而得,真要放棄?”

    “不丟宗廟,就要亡大明江山,兩權相害,當取其輕。”

    “陛下攜太子諸王百官南下,這京城內總要有人留守的,內閣大學士們誰個願意留下?”

    不管是百官還是勳貴們,這一刻全都議論紛紛起來了,遷都南遷的事情也不是提過一次兩次了,怕是沒那麽容易敲定吧?

    崇禎帝清了下嗓子,“肅靜!”王承恩站出來厲喝一聲。

    “朕初六就下旨吳三桂放棄寧遠,調關寧大軍入衛京師。如此朝廷在山海關隻剩下總兵高第所部不足萬人,東虜若趁機攻來,那高第如何擋得下?兼之京師北麵的大同、宣府皆不保,便是居庸關及長城各隘口也安危難,京師以西之地朝廷已經無一兵一卒。即便朝廷靠著鄭芝龍和來援的關寧軍苦戰擊退流賊,也無力守衛山海關及長城沿線,也不可能收複宣大山陝中原各失地。”

    “況且李自成的偏師都打穿中原,殺進齊魯了。”洪承疇兵少糧缺,不戰而逃也就罷了,劉澤清呢?聞風而喪膽,賊軍剛剛殺入東昌,他就棄臨清逃去兗州了。

    深呼吸,平心靜氣,平心靜氣。崇禎帝提醒著自己不要暴怒,當務之急是敲定南遷事宜。放緩聲音繼續道:“如此,京師已經一孤城。朝廷再盤踞於此也無能叫局勢反複。”沒錢沒糧,怕是關寧軍都攏不住的。唯一的用處就是將李自成和滿清隔離了開,二者在大明還沒有在燕京落幕之前,那是絕不會大打出手的。

    “固守京師之策於朝廷,於社稷,已經無半點利好。棄守京師已是必然!”聲音暗淡了幾分,對此崇禎帝內心裏也沮喪的很。

    “駙馬都尉之所言極是。利害分明,如何取舍,不言而喻。時至今日若還有人言“祖宗基業不可輕棄也”的,乃陷社稷於死地也,其心叵測!”

    崇禎帝看著眼前的文武百官和一個個勳臣隻恨不能破口大罵,這最後兩句話可算叫他出了口惡氣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