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六十七章 走嘍,走嘍,真的走嘍……(求訂閱,9/10)(2/2)

作者:漢風雄烈字數:7772更新時間:2019-08-09 12:13:39

    欽監裏,鄭芝龍正在翻看一本名為《坤輿格致》的礦產類書籍,這是一部分卷十二冊,涉及到礦業和相關冶金工序的每一個階段的書籍。其內容包括礦山管理、開采原理、勘探技術、采礦技術、采礦工具和設備、檢驗礦石物方法,礦石熔煉法,貴金屬與非金屬分離法等等。

    據湯若望講,這是他與李經主持編撰的一本書,選歐洲德意誌礦冶學家,阿格裏科拉於西曆1550年撰寫的論述16世紀歐洲開采、冶金技術的巨著《礦冶全書》為底本。由曆局楊之華、胡宏憲等進行翻譯。

    書成之後受到了崇禎帝的嘉賞,禦批:“發下‘坤輿格致’全書,著地方官相酌地形,便宜采取”。但因朝政已經混亂,該書至今尚未及刊行。

    於此一般結局的還有去歲才編成的《火攻挈要》。這是由湯若望口述,焦勖筆錄整理的一部書。是一部關於歐洲火炮的製造方法與火攻策略的匯集。全書約4萬字,分上、中、下三卷,附有插圖40幅。上卷敘述製造火器的方法,包括造銃、造炮、造彈、造銃車、狼機、鳥槍、火箭、噴筒、火藥、地雷。並連帶介紹量尺的規格和比例,起重、運重、引重之機器,配料、選料、化銅的方法。中卷為製造、貯藏火藥須知,試放新銃,裝置各銃,運銃上台,上山下山及火攻的基本原理。下卷則為西銃之攻法,鑄銃應防止的問題,守城、海戰以及炮戰有關事項。可以是明末有關西洋火器的一本最具權威的著作,火炮製造涉及化學、數學、采礦、冶金等各方麵,是多種科學技術的結晶。

    湯若望本身也為明廷鑄造了0尊大炮,崇禎帝“嘉其堅利,詔再鑄五百位”。

    從這點上就可知道鄭芝龍為什麽非要把湯若望帶走了,這人要留在京城,待到韃子入關後,必然會對滿清的火炮製造大有增益。

    雖然這事兒你根本攔不住,京城內諸多的工匠,會鑄造大炮的多了。而傳教士更不止眼下的這一些,歐洲人能在澳門落腳,他們多的機會去燕京,隻要滿清能滿足他們的一些條件。槍炮鑄造根本不是事兒。但能延遲一段時間也總是好的。

    同樣呢,這也能看出崇禎皇帝的不靠譜。張口就是五百尊大炮,他知道湯若望現在用的泥模鑄炮法,鑄造五百尊大炮需要花費多久時間,多少人力物力,多少銀子嗎?

    張口就是五百,真二百五的二百五了。

    “你去回稟王督公,務必要行抵通州後方可休息。”通州知州周文貴在鄭芝龍來京師的時候就得過他的吩咐,籌集境內的大船隻,以供不時之需。

    鄭芝龍對著太監一擺手。

    真的,在穿越之前,不管是看電視機還是上,一提起太監的嗓音那就都離不開尖厲和公鴨腔。但現在他進了一趟燕京城,真正的見到了崇禎皇帝,真正的看到了太監,鄭芝龍才知道那都是扯淡的。

    因為身體構造的原因,有的太監嗓音尖厲和公鴨腔,這是少不了的。可是禦前斥候的太監,卻一個個都有一副好嗓子。

    就像剛才的太監,吐字清晰,嗓音清脆,還都一口正宗的官話。

    “大帥……”陳鼎的目光看向了翰林院方向,那裏是這個世界上最古老悠久、收藏也最豐富的國家圖書館,裏頭肯定還有好多的“寶貝”。

    鄭芝龍拍了下他肩頭。“再等幾年吧,咱們又不是不回來了。皇帝已經起駕,咱們也該走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