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四十八章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2/3)

作者:漢風雄烈字數:8122更新時間:2019-09-10 19:04:14

    到會的各國之中,也就緬甸、暹羅、吳哥和南阮北鄭等少數幾地兒不受歐洲人攪擾,因為這幾個國家的軍事實力夠強,歐洲人去了也是老老實實的做生意。

    但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看到泥勃、北大年這些個小國的下場後,他們也不會傻到認為自己永遠不會被歐洲人困擾。

    畢竟這些歐洲人堅船利炮的,真的不好惹啊。他們連中原的大明都敢撩撥,何況是他們了。

    “今日召集各國齊聚於此,本侯的意思,便是我等各國就此結盟。本著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麵對西夷時候,齊進齊退,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這就是鄭芝龍的法寶。

    而至於何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大禮堂裏的掛著的橫幅,不要太顯眼。

    這些個土王或是特使身邊可都有通譯。

    互相尊重領土主權、互不侵犯、互不幹涉內政、互惠互利、和平共處。

    是甚樣的意思,一目了然的很。

    事實上這個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那就是鄭芝龍此次召集各國君主、使臣們的法寶。南洋各國擔憂歐洲人對他們的威脅,那怎麽可能就不擔憂鄭氏對他們的威脅呢。縱然有大明這塊金字招牌,這也頂多是讓南洋土著們的擔憂減少一些。

    可當鄭芝龍把這五條意見拋出去的時候,那真的是解開了不少人心中的疙瘩。

    各國開放貿易,互通有無,這個是不需要多言的。

    鄭芝龍頂著南洋宣慰使的名頭向各國都城派遣通事官員,用以互通消息,這個也一樣不在話下。

    各國參照自身的實力,每年繳納一筆費用,用作這個小同盟的活動經費,這個也可以有。何況鄭芝龍也不是白拿錢,這些錢對應的就是數量不一的名額,各國能派遣‘留學生’去往‘大學’裏進修學習。

    願意去金陵國子監的他鄭芝龍都能送進去。

    不願意去的,也可以在鄭家自行開辦的軍事學院學習,甚至在鄭軍軍中服役實習。海陸軍皆可以。

    這就是一種相互交換,把那些因為要掏錢而心中舍不得的國家立刻變得心甘情願。

    那貴族子弟或是要去金陵鍍金,或是想去軍伍學習真本領,這可都是他們拿錢也買不到的機會啊。

    更別說鄭芝龍還承諾會幫助他們建立新式陸軍,火槍火炮,各國也有權購買,就是有限量。

    ……

    整個會議流程就是如此,但具體到具體的數字,那就需要長時間的開會討論了。

    所以,這場會盟的時間前後長達半個月。

    那《新州報》也拿出大量的版麵來刊登會議的決意和相關內容,自然也有評論分析,搞得大會都還沒結束呢,整個新州,小半個南洋都已經在議論紛紛。

    華人漢兒的安全感是更濃烈了。看看那些個國家名字,那還有差嗎?整個南洋都被一網打盡了,這讓他們自豪興奮的同時,也有了一種整個南洋都是俺家的地盤的感覺。

    “這下,這南洋的大小土國,盡是鄭龍頭的馬仔了……”

    土著人也高興。

    諸多來新州貿易的土著商人,他們覺得這盟約太美妙了。

    互惠互利,他們進出港要繳納的稅收,立刻就減少了一部分,這是實打實的利益。

    相應的這是歐洲人依舊的‘高’關稅,看到一樣的貨物,自己偏偏就能比歐洲人交更少的稅,那種心靈心裏上的舒坦和優越感,別提叫他們多高興振奮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