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五十六章 平生談節義,兩姓事君王(2/3)

作者:漢風雄烈字數:7436更新時間:2019-09-10 19:04:17

    雖然李自成對和碩特蒙古施行的是井水不犯河水政策。

    但有那麽一句話是怎麽說的,人無傷虎意,虎有害人心。

    占據了清海大半區域的固始汗,怎麽看都覺得西寧衛別扭。

    加之李自成是漢人,固始汗先天上就不相信他,對比漢人,還是滿清更有共同語言。

    如是,多爾濟達瀨巴圖爾的來貢就受到了滿清高層的熱烈歡迎。多爾袞出城相迎。

    黑冰台並沒有探聽到太多的內部,隻知道多爾濟達瀨巴圖爾在燕京城內受到的恩遇很高,這叫鄭芝龍不得不想到固始汗與滿清聯手,背後再給李自成插上一刀的可能。而要是那樣……

    “侯爺是怕北地將有大變?”陳鼎看完情報後臉色也猛一變。

    “時不我待啊……”鄭芝龍這句話有太多的意思了。

    “可是……”陳鼎躊躇了片刻,最終還是決定問明白了好。“陛下須知到士紳為國之本,曆代君主皆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無士紳何以立國?”

    鄭芝龍現在的行為就是把全天下的士紳都推到明清李順哪兒去,這將來又怎麽辦呢?

    就靠著大員培養的那些個學生麽?

    他是不信的。

    那些個人在陳鼎眼中連生員都不如,他們隻多就是一些小吏。會寫字認字,或是基本算術,然後就循規蹈矩的按章辦事。

    就這樣的一批人豈能成大事?

    “我當然知道文彥博的那句話:天子與士大夫治天下,非與百姓治天下也。可惜彼士大夫已非漢唐之赳赳丈夫。”

    鄭芝龍說到這裏,都不由得想起了一首詩,一首乾隆那個敗家子所寫的詩:“平生談節義,兩姓事君王;進退都無據,文章那有光。真堪覆酒甕,屢見詠香囊,末路逃禪去,原是孟八郎。”

    乾隆對錢謙益的印象很不好,所以這貨一輩子寫的四萬多首詩,鄭芝龍對這一首記憶的甚是清晰。

    諷刺不諷刺啊?

    陳鼎臉皮都是一紅,畢竟他也是讀書人,舉人功名。“侯爺所言,陳某汗顏。”

    “那些毫無廉恥,貪生怕死的官紳,真正忠心的是大明還是漢家天下?都不是。他們忠心的是自己的利益。要是真有意效忠我的,本侯又豈會拒之?”

    “你回到泉州就主持一次考試。不是縣試、府試,更非鄉試。就是我叫你組織的一場筆帖試。所取之人盡皆曰公務員,也就是地方小吏。給他們說明白了。呂宋地域廣大,本侯整治地方,所需刀筆吏甚多,故特來相考。”

    “隻需要四十歲以下者,皆可以應考,不拘身份。管你是街頭的乞兒,還是青樓的龜公,隻要有本事能把試題考中考對,那就榜上有名。”

    “雖然這筆帖試所取之人地位甚底,可呂宋非中原,乃官吏相通也。”

    鄭芝龍在加速自己的進度,以武力做底蘊,強力去推行與‘大明天下’的意誌格格不入的政策。

    陳鼎聞言色變,自家這位主公還真的能折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