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六十九章 懵逼的洪承疇(2/3)

作者:漢風雄烈字數:7278更新時間:2019-09-18 08:02:58

    李贄的幾本著作,那在士林中是怎麽個評價?皆狂悖乖謬,非聖無法,抨擊孔孟儒道,另立褒貶,凡千古相傳之善惡,無不顛倒易位,尤以罪不容誅者。其書可毀,其名亦不足以汙簡牘,特以贄大言欺世,至今鄉曲陋儒,震其虛名,如置之不論恐貽害人心,故特存其目,以深曝其罪。……

    可卻偏偏幾次禁絕而不能。市麵上每隔幾年就有新的刻本叫賣。

    又因為明末國勢江河日下,戰事一敗接著一敗,國力大衰。而人在自己力弱的時候,那是會反思自己怎麽就由強而弱的,如此,就也為士林學界掀起波瀾提供了社會基礎。

    那種反對空談,強調躬行踐履、強調經世致用,講求實用的質樸學風已經在發展。更有些反對專治,主張限製皇權,甚至是提出“無父無君非弑父弑君”等等觀點,也在醞釀之中。

    天下大亂的時候,社會各種矛盾的碰撞,這一時期文人們的腦子總是很活躍的。

    洪承疇對於此事甚有了解,更明白在朝廷南遷之後,那主張重史學輕經學(也不能算輕,隻是把史學的地位提高了一些)的呼喊聲,那反對理學空談,反宋儒道學之說,提倡事功之學,主張見諸行事、經世致用的呼聲是越來越高。

    這跟曆史上南宋建立後,宋人中也出現了陳亮這樣的人物是一個道理。(主張事功之學)

    都是在血淋淋的事實麵前吃足了痛苦之後想要強壯自身,強大自身,從而引發的對前事的大反思。

    區別是陳亮當時‘人少力薄’,而現在的士林中卻很是有一批人在對理學喊打喊殺。

    當然了,隻是讀書人之間的言語爭執,就像陳亮與朱熹之間的王霸義利之辨,隻要未觸動社會實質,那都不會形成實質影響。

    曆史上明末清初的三大腦洞者,不管是王夫之,還是顧炎武,亦或是黃宗羲,都主張限製皇權,反對君主專製,可又有個鳥用呢?

    執掌著天下的滿清繼續用理學,用八股文章,你思想秀的再激進也缺乏理論實現的機會。

    但是,洪承疇能肯定的卻是,這孔胤植等人的事兒隻要傳去江南,那就一定會給陽明學諸派提供大量的真槍實彈。

    到時候要真的掀起波瀾的話,不止士林有動,朝堂上也不會坐視不理的。

    要不然李贄又怎麽會在牢獄中自盡呢?何心隱更是死於湖廣巡撫王之垣的亂棒之下。如此甚至都可能會影響到當下的北伐大計!

    洪承疇回過神來後就患得患失的,他可是就指望這次北伐好再度’建功立業’。可容不得他人破壞。

    但是想到王廷臣所說的,鄭芝龍使了數百人緊密監護,日夜不離。除了動粗,真想不出什麽法子能將孔胤植他們救下了。

    但是真要‘動粗’,那卻是連崇禎帝都絕不願意看到的。

    鄭芝龍不管這個的。

    他現在已經來到了昌樂,清軍集結在益都,鄭芝豹已經領兵殺到了城下。大小上百門火炮晝夜轟擊個不停,這一戰鄭芝豹沒有半分的取巧,就是憑著硬實力硬吃。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