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七十八章 埋下釘子(2/2)

作者:漢風雄烈字數:5148更新時間:2019-11-03 08:29:45

    從此之後,折可求所部就失去了聯係,等再聽聞他部消息的時候,折可求軍已經回到府州了。

    隨後,張灝部軍心大亂,隻好率軍退到郭柵駐紮,可金兵緊跟其後便殺了來。統製官冀景所部先行潰逃,遂引得全軍大敗。隨後在水文縣,統製官張思政偷襲金寨,斬首數百,得了一個小勝,但次日金兵就以三千鐵馬來衝擊,張思政全軍大潰,數萬宋軍至此盡沒。張灝僅帶著數百牙兵逃去。

    然後太原就失陷了,他老爹被金人俘獲,不降,送去了雲中囚禁。

    張灝呢,卻得了趙桓的一禦批——“不忠不孝若此!”

    消息傳出後叫張灝如何立於世間?

    對第三次救援太原的失敗,趙桓責罰李綱提舉洞霄宮,赦免了解潛、劉岩的敗軍之罪,而隻有對他,竟開金口說了一句如此的評價:“此人不忠不孝若此!”

    等張灝聽聞這句話的時候,不忠不孝的評價已經傳遍天下。他索性就投了金人。“全天下都以灝不忠不孝,我便棄忠而獨得一孝。”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他也是被趙桓逼到金人那邊的。當然,這是真的‘被逼無奈’還是假惺惺的作態,那就隻有他自己心知肚明了。

    可不管怎樣,金人對他還是很相信的。隻看他手下還握著上萬軍兵,那就可見一番。

    這些人都是被張灝豎旗招攬來的宋軍敗兵和本地青壯團練,可算是一股不小的力量。

    一旦他動了心思,金人在河東怕是連最後的一絲兒希望都沒有了。

    但趙構也是曆經了明末風雲的人物,豈會就那麽輕易的便叫張灝做出選擇?趙構根本就不把河東的宋軍放在眼中,他的眼球盯著的是燕雲十六州。哪怕短期內很難拿下,宋軍糧食轉運已經不足了。

    金軍在河東注定是不能成事的,與其叫人守在河東等死,趙構相信粘罕更會把人通通撤往大同。

    張灝的老爹在雲中,也就是大同的邊上,後者還是跑去大同了再發難不遲。

    他在信裏就直接寫了這一點。

    張灝額頭上浮出了一層明淅淅的汗珠。

    這回歸趙宋,他是願意的。哪怕被趙桓說是不忠不孝呢,他發自心底的還是更認同中原王朝。

    而對比趙桓,眼前的趙構就是更加理想的投靠對象了。

    雖然這隻是一個親王,但趙老二不也是從親王變成皇帝的麽?

    趙構手握重兵,身負大義,更有震天雷這種叫女真人都聞風喪膽的神器在手,天下如何得不了?

    張灝根本不擔憂自己投靠趙構之後,前途無亮。

    但他擔心自己親老子的命,他都不要忠要孝了,這要是把孝字也丟了,那他就真是不忠不義了。

    趙構沒逼他當即跳反那還真是體恤他。

    但他這萬把人在太原起事,那絕對能把金人坑的一個不剩,可要是跑去大同了,一切就都不一樣了。

    不說駐大同的金軍又有多少,也不說他到了大同還能不能執掌實權,隻說他這萬把人跑到大同後還能剩下幾個人,那都是個懸念。危險性自然是直線升高。

    “可真是世事多艱啊!”張灝歎聲說。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