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八十二章 錦衣衛指揮使(2/2)

作者:漢風雄烈字數:4708更新時間:2019-11-05 08:45:53

    巔峰時候在趙老大時候,力度空前,大批的精兵猛將被納入武德司,建立起了獨立於殿前司和侍衛兩軍之外的第三軍。曾有言:“雖京師有警,皇城內已有精兵數萬。”可見那時候武德司規模之巨。等到了趙老二時候,更是公開簡拔有材勇者,為親從官。據記載,親從官標準身高為(宋尺)五尺九寸一分六厘,約合今185~190公分,與明代錦衣衛之大漢將軍可謂相映成趣。而那時武德司就已經該名叫做了皇城司,趙老二的親從官也有數千人之多。

    哪怕是到了眼下時候,皇城司依舊有親從官五指揮(番號:上一指揮、上二指揮、上三指揮、上四指揮、上五指揮)約三千人;親事官六指揮(番號:下一指揮、下二指揮、下三指揮、下四指揮、下五指揮,及外三指揮、黃院子、皂院子)約五千人;入內院子有五百人;快行、長行各有一百。規模依舊很強大,隻是這效率比之傳聞中的錦衣衛卻低的多了。畢竟老趙家的真正合夥人是文人士大夫。皇城司的存在先天上就威脅到了士大夫集團的‘安全’。

    所以沒當趙宋政局穩定的時候,皇城司就總會變得有些名難副其實。

    大boss勾當皇城司公事似乎也變得可有可無,可是皇城司的名頭,在場的一幹人,又如何不明白?

    韓公裔立刻就感受到幾道目光火辣辣的釘在自己身上,他不用抬頭都知道會是誰。

    藍珪、康履、曾擇,左右就是這三個在康王左右隨扈的宦官了。對於他們言,皇城司的勾當可是有著很重大的意義的。神宗年間的大太監石得一就因為長期擔任勾當皇城司,而權勢震懾朝野。

    當時新舊兩黨黨爭激烈,朝局動蕩,皇城司的權利自然就也水漲船高。

    可大宋皇帝曆來吸取前朝李唐的教訓,限製宦官幹政,除了先帝(宋徽宗)把祖宗之法視為無物外,把個童貫封為郡王,其他幾位皇帝誰不是在心中有條紅線?

    燕王更是個不出世的雄主,才不會把幾個宦官捧的高高在上呢。

    在趙宋一朝,宦官可以幹預朝政,也可以評論時事,但這些活動都是在皇帝許可的範圍內進行的。

    比如在趙老二上位過程中立下了大功勞的王繼恩,稍後又鎮壓了李順王小波起義,功勞更大。有人建議提拔他為宣徽使(總領內諸司使及三班內侍名籍,掌其遷補、郊祀、朝會、宴享供帳,檢視內外進奉名物),但被趙二斷然拒絕。因為宣徽使這個職務很重要。

    有宋一朝,宦官屢屢被大用,可他們旦是升至一定官階之後就要麵臨一個痛苦的選擇,要麽留在宮廷繼續使用,但不升轉官資;若升官則就必須離開宮廷,改注外朝武官差遣。通常不用年長資深的宦官在內廷供職,這是宋朝限製宦官弄權的重要手段之一。

    “盡快籌備起來,散居各地,把他們的一舉一動都給我盯緊了。我要真憑實據!”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