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九十二章 我軍必勝!(2/3)

作者:漢風雄烈字數:8030更新時間:2019-11-10 08:05:48

    一個個營頭列陣而待,當戰鼓停下,當號角停下,整個城北再沒有一絲聲音。然而,一股如山的威勢卻迎麵撲來開來,讓城上城下的軍兵民眾們都感到心口一片窒息。

    自打去歲開始,趙構就沒有薄待過手下的軍兵。更別說他帶著這些軍漢打敗了入侵的金人,這本身就是極得軍心之壯舉,再加上神佑天命的傳言,這些軍漢早就已經是他的人了。而軍功田製度的推行,和一畝畝良田被真正的發到軍漢們的手中,就更是讓他們一個個都死心塌地。

    從某種意義上說,趙構已經得到了這些軍漢們的效死了。

    武將們更是如此,甚至是許多的文官。

    河北河東三路的州府縣官兒們,隨著時間的推移,掛印而去的越發少了,原因就是他們在趙構這邊看到了更大的利益。

    別以為他們不知道趙構的那些作為會大大破壞了趙宋的文官政治,破壞了文人們用一百多年時間才形成的美好,然而他們自己卻能從中受益,享受巨大的利好。

    沒幾個人能忍得住這般的誘惑的。

    人都是有私心的,真正大公無私的人能有幾個?

    趙宋的文人要都能顧全大局,都能大局為重,都能舍私為公,那天下還會是如今的天下嗎?

    所以,當這些人是私心泛起的時候,他們就算不會一門心思的為趙構效力,也絕不會離開趙構。

    隻因趙構許諾的是世襲罔替的爵位,是如秦漢一般可世襲罔替的爵位,是與趙宋往日的爵位製度大相徑庭的另一套製度。

    要知道,老趙家建元一百六十餘年,真正意義上的世襲罔替之爵,從文武朝臣到宗室皇親,就隻有嗣濮王(嗣王在親王之下,郡王之上)一例,如果趙構這個燕王不算入的話。

    連皇子封王者,王爵都僅止其身,而子孫無問嫡庶,以其中最長一人,封公,其餘子孫不過是承蔭入仕,為環衛官,然後以序遷轉,與異姓貴官蔭子入仕一般,必須曆任年深,排資曆,方特封以郡王爵,而其祖、父所受之爵則不予承襲。

    親王子不封王而隻有一人繼承公爵,因而趙宋斷然沒有朱明宗室那樣的負擔。甚至在北宋中期都一度出現了“宗姓幾無一王”的局麵。直到宋神宗時,有感於其父宋英宗以外藩入繼仁宗,將其本生叔父趙宗暉封為嗣濮王並規定世襲。

    連近支宗室都是這般,那朝臣就更是如此了。像文彥博、韓琦、王安石等政壇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一個個封國公的存在,實則都是終身爵,身死爵除。

    而趙構現在開出的是世襲罔替的貴爵。

    當然,終身爵依舊有。在趙構開出的籌碼之中,終身爵也就是流爵,並不難獲取。比如宗澤,他現在要是染病致仕,趙構立刻就能封他一個伯爵侯爵的,這就是流爵。

    不管文武,如今一個個的眼球全盯著世襲罔替這四個字呢。在趙構畫出的圓餅裏,貴爵有麵積不小的爵田,那是可以免稅免賦的,還能夠向日後的太學、國子監和武略院輸送生員。雖然後者也有一定的硬性要求,有不小的限製,但這就是保持家族長久富貴的依仗啊。

    看大宋建元一百六十多年裏,已經有多少曾經顯赫一時的重臣名門變得默默無聞了?他們但凡有一絲兒可能又豈會願意看到後世子孫沒落?

    而趙構給出的答案就有著那可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