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一十三章 皇權大漲(2/3)

作者:漢風雄烈字數:6450更新時間:2019-11-21 08:03:32

    這一幕是中國古代史上三百年一輪回的最重要因素,曆朝曆代皆是如此。到了皇朝的後期,土地兼並問題不僅使廣大平民百姓生活艱難,更是國家財政的巨大損失。明末國家收不上稅,就是這一惡果的集大成之作。

    先前王安石變法,那一遭下令全國清丈田畝,搞方田均稅法,名聲立馬就變得臭不可聞了,原因就是這個隱匿土地的普遍性。

    趙構在汴梁還未下的時候,就突然開始清丈田畝,這無疑會在地方上生出許多的事端來。不管是之前的河北河東,還是現在新得的疆土。隻是他不怕。

    病患早些爆出來也好,省的埋下禍根,日後再鬧出幺蛾子來。

    趙構就是要把自己的敵人一次性的全逼出來。他可不止叫人重新清丈田畝,更在中央設立了五軍都督府,以五大營都統製任之,全攝軍權。每處設立正都督一人,各設左、右都督各一,左右錄事參軍各一。那不止統轄本部精銳,更轄製所屬諸路守備軍。

    當然,五軍都督府沒有調兵之權,調遣之權由燕王直接掌管,他們有的隻是統兵權,因為一個個都是宿將麽。

    對於對應的是,兵部在軍隊中雖有募兵、任免、升調之權,但不統兵。每逢戰事,由燕王臨時委派專人擔任主帥,統率部隊出征,戰事結束,主帥歸還將印,軍隊歸還各都督府和諸路。

    這等於在實際上廢除了樞密院。

    樞密院沒有了,這可咋辦?今後的宰臣也好,文官集團也罷,都很難再掌控住兵權了。

    而你兵權都握不住,還憑什麽以文馭武呢?

    加之趙構還建起了奏折製度,下令其親信官員及部分封疆大員密奏見聞,以便互相監視和探聽民情。

    這對於中書門下,也就是政事堂,宋人口中的東西兩府裏的東府,又是一個重擊。

    趙宋一百多年裏才漸漸形成的規章製度,被趙構一盤子掀翻了。

    有宋一朝,前期,宰相主管民政,樞密使主管軍政,三司使主管財政。神宗官製改革後,宰相實際兼管財政,大權在握。要製衡之,皇帝最有利的武器是專管監察的禦史台。

    但現在呢?

    奏折製度一開,地方上的州府堂官都能向皇帝遞密折專奏,然後再發出公文例行公事一樣遞給上級,教上麵的人看了後再進呈皇帝裁奪。

    這叫上頭的人還如何壓本子捂蓋子?

    稍微不注意就能落得一個堵塞聖聽的罪名,這誰受得了?而權力更是大把大把的流逝。

    趙構公布的政策仿佛響雷一樣震動朝野四方,就跟汴梁城頭上響起了爆炸聲一樣,連續多日的拚殺,城內守軍顯然耗費不起。但北軍仍舊沒有半點奪取汴梁的打算。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