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一十五章 何為正統(2/2)

作者:漢風雄烈字數:5850更新時間:2019-11-22 08:11:26

    噴,噴,噴。甭管是不是眼高手低,一個個卻都是慷慨陳詞,恨不得說盡心頭怒氣,道盡天下的黑暗與不平。

    就在人還沒有散去的時候,趙鼎的家童跑了進來,報告了一個新的消息——李若水李相公下令大開汴梁內外城牆四壁的城門,叫百姓可隨意進出城門。

    趙鼎愕然失色。“百姓可以隨意進出城門,那城外的北軍……”

    “城中八牛弩、石砲具毀,守軍根本無力阻擋燕王大軍入城。李相公劉相公已經回府閉門謝客了。”

    也就是說,城內的兵馬已經完全放棄抵抗了。

    趙鼎長大了嘴巴,沒有想到李若水能這般豁的出去,而劉韐竟也默認了。這跟他所認知的李劉個大不相同啊。

    此刻的李若水府中。

    其二哥李若虛正一臉看傻子模樣看著自己兄弟。“俺就不解了,燕王也好,官家也罷,皆趙氏子孫之爭鋒,甘你何事?”

    “陛下乃太上皇之嫡長子,位居東宮十數載,未有失德。燕王以敵淩兄,竊取大位,其風不正也。”

    雖然他已經下令城門大開,等於是放棄了抵抗,但李若水卻拿定主意不跟趙構尿一個壺裏。

    “那太宗代太祖,得位便就端正了?”唐太宗的例子就不提了,就隻說趙老二和趙老大的事兒,這得位正是不正就沒有掰扯的必要。

    李若虛不是讀書人,或者說他沒有讀書的天分,然而因為自己的兄弟,他卻被燕王賜予了官職。別人都以為這是趙構在拉攏李若水,卻根本不會有人想到,趙構這隻是順水推舟。

    曆史上的李若虛在兄弟殉國之後,被趙九妹撫恤而入仕,從一任小吏做起,十幾年裏走到了司農卿,這是三品官了。

    當然,趙構能記著李若虛這人,絕不是因為他當了多大的官,而是因為他在嶽飛遇害之後受到連累,被秦檜黨羽羅汝楫彈劾,罷官奪職,隨後又因“竊議時政,不自循省,唱為浮言”,被送徽州“羈管”,死於貶所。

    李若虛在嶽飛帳下數年,與嶽飛交情深重,紹興七年(1137年),嶽飛因並統淮西等軍大舉北伐的計劃被宋廷取消,憤而辭職。是王貴與李若虛一起前往廬山東林寺,敦請嶽飛出山複職的。

    現在李若虛成了戶部下屬的河北清吏司清丈處的司員。管製很小,但職權卻不小。因為所謂的河北清吏司和清丈處都是北軍新設的機構。

    在趙構治下,戶部的權柄可謂是大大增強,左右侍郎治下設立各路清吏司,掌全國疆土、田地、戶籍、賦稅、俸餉及一切財政事宜。其內部辦理政務按地區分工而設司,這就是清吏司。主官為郎中,副手是員外郎。除此之外還設立了現審處、捐納處、監印處、內倉等機構,還有管鑄錢的鑄幣局,掌倉儲及漕務的倉場衙門等。

    那清吏司之下的機構便是處,而清丈處顧名思義就是執掌丈量田畝的機構。

    李若虛在這個檔口進了清丈處做事,那簡直太敏感了。

    李若水曾經語氣堅決的叫自己兄長辭了這差事,李若虛才不願意呢。“燕王還沒有坐上龍椅,先就減免調整了稅賦數十處,那糧米耗、頭子錢、義倉稅、農器稅、牛革筋角稅、進際稅、蠶鹽錢、曲引錢、市例錢……,盡數廢除。廢支移、廢折變……”

    “你在汴梁城裏坐著是什麽都不知道,且去鄉下百姓處看一看,他們心中是愛那正統的趙官家,還是更愛燕王殿下?”

    “莫以為天下就是讀書人的,那從軍的漢子,可都是市民百姓!”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