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一十七章 仁人誌士(2/2)

作者:漢風雄烈字數:5592更新時間:2019-11-22 18:23:25

    “不過是被趙九小兒的聲勢嚇昏了頭而已。”趙恭昌真的很樂意看到馬擴的選擇,這樣他才能成為燕地的唯一啊。“我父子卻要快些準備,省的馬擴回過神來。他乃南人,趙官家定更能信他。”

    趙順權連連點頭,就是這個理兒。要不是馬擴前後兩次拒絕,皇城司焉會給他們父子開出如此條件?

    而盧龍府正在陰雲密布的時候,數百裏外的慶源府處,一個年過半百的老朽正穩穩的向著山裏趕去。

    隨著河北河東之地的剿匪大作戰,各州府的山賊草寇強盜是十去其九,但你想要把盜匪給徹底鏟除,那是不可能的。

    慶源府,也就是王淵、韓世忠早前屯駐之處,西倚太行,山高林密,從古到今就沒斷過山賊。

    如今那也一樣有賊匪存在。

    雖然他們已經躲進了深山之中,輕易的不敢下山劫掠,但總有些人能輕易地聯絡到他們。

    眼下這個姓李的老頭就是其中之一。

    李匡祖輩皆是慶源府人,世代耕植,家境還算殷實。

    到得他這一輩,祖墳冒了青煙,竟然是個讀書種子,崇寧(1102年到1106年)年間在東京中了進士,之後混跡官場二十餘年,到趙桓登基後去職還鄉,而今已然五十有八。

    要說這李匡也是個見過大世麵的人,能高中進士,說明他腦子並不笨。可他就是看不開。

    隨著李家的田畝被官府沒收了一般還多,大筆的錢糧也被罰沒,李匡心中對趙構升起了無邊無際的恨意來。

    或許他走到今天,那最大的原因還是趙構沒給他官做吧。

    這人為什麽被去職還鄉?那是因為這鳥人在金人南下時候棄城而走,事後清算,自然就被罷黜官職。

    可李匡不這麽想。

    他隻看到幾個跟他一樣去職還鄉的官兒們,都被邀請去重新做官了。他自己卻沒有這福氣,他還不到六十呢,他能為大宋再幹二十年。那就對趙構再無一丁點的好感了。卻也不相信他看的那幾位都是因為什麽而被去職的!

    如是被皇城司一鼓動,那可不就積極地行動來了麽。

    先是串聯了幾個與他同命相憐者,然後又勾搭上了敦與山裏的梁品。

    後者據說是大名府人,早先給大戶人家當護衛教師,卻因為覬覦主家娘子生得美,生出了不該有的念想,做了惡事,無處容忍,隻能落草為寇。

    當初宣和大暴動時候,他還參與當中,失敗後領殘兵逃入敦與山中,收複了左右的小寨,自己占山為王,於慶源府地界盤踞已經不是一年兩年了。

    王淵曾有心剿滅之,但這廝躲在大山裏,宋軍無可奈何。在山中養著一幫大小嘍囉,沒事劫取一番來往客商,有事兒就往深山裏躲避,別說宋軍奈何他不得,就是先前時趙構下令各地剿匪,梁品都沒遭受到重創,躲在山裏頭據說兀自自在。

    左右州府縣內,皆知梁品麾下有那敢殺人的強賊,李匡要‘撥亂反正’,可不就瞅上這支人馬了麽。

    二者暗中勾當已經不是一次兩次,現在圖窮匕首見,那就已經到見血的時候了。李匡便親自前來山寨裏走一遭。

    這一是安梁品的心,二是叫李匡自己安心。

    要做大事了,這可是抄家滅族的買賣,不好好的看一看本錢,不體會一把本錢在手的力量,李匡心中也是忐忑的啊。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