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三十章 首輔賜教(2/2)

作者:漢風雄烈字數:5410更新時間:2019-11-29 18:30:37

    但這都是表麵!

    “此皆官府明麵所取稅費,那百姓一年實則繳納多少錢糧,你可又知道?”

    懷仁縣一年各類賦稅折錢一萬兩千貫上下,大頭是夏稅、人頭稅和酒稅,另外還有絹、綢、布、絲、綿等,及秋糧四萬餘石(宋朝夏稅主要是折錢和收取布綢)。整個懷仁縣在錄田籍有四十多萬畝,江北之地畝稅一鬥,這絕對沒毛病。

    統計的換算,懷仁縣一年稅賦折錢也就八萬貫左右。這全是拜糧價高漲所賜。別看王安石變化時候糧石不過六七百錢。但宣和年間,糧價就高到了一石三貫到四貫猶多。待北方的宣和大暴動和江南的方臘起義被平息之後,朝廷繼續對燕地用兵,以至於河北愁弊,剛恢複了一口氣的江南也稅賦沉重。然後金人就南下了,也就是趙構驅除了金兵之後,這天下才安穩了一些。糧價也隨之掉落了來,現價較之從前已經攔腰斬斷,但四萬餘石糧米,價格仍高達六萬貫之上。

    這些錢糧物質,八成要輸送中央,餘下的兩成,縣衙能拿到三分之二,餘下的是州衙和路治的。

    懷仁縣就等於是一年可以落袋一萬貫上下,另外還要攤派雜稅六千貫。

    孫章真的是相當的愛民了,每年攤派隻六千貫上下,這在大宋朝的州府縣長官中絕對是低水準的。

    而他也是因為心中還有愛民之情,這才對十萬貫生起怒火。

    照朝廷是新法,地方、中央五五分成,縣衙與上頭再細分,那懷仁縣便是對上麵一毛不拔,也隻多有四萬貫歲入,缺口太大了,攤派雜稅要暴漲十倍才能行。如此暴虐黎民之事,孫章覺得自己做不來。

    可他一腔的憤怒在聽到宗澤的詢問後卻陡然的刹住了車。他當然清楚百姓的實際負擔與官府的正稅收取是有很大差距的,那多出的負擔甚至比正稅還要高。

    就連他自己,商人、胥吏、民人的各類孝敬,一年便有一兩千貫財貨,這都是不用主動伸手就有的,除開應付自己的差事,孝敬上官和州府衙門的,一年吃喝用度後落下千八百貫,那在大宋都是萬黑從中一點白……

    “這,這……”

    “官取一,民納二,已然是天下善地。但若是此二皆歸官府,可能育新法?”

    宗澤說話時候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樣,可實際上他心中也沒底。但麵對著李章這樣的基層官員,他身為宰執,身為內閣首輔,必須要做出如此的模樣來。

    李章也不是蠢人,他當然知道“此二皆歸官府”能不能育新法了。因為這個‘二’隻是一個大概說,真正的情況會是二點五,會是三。

    況且他更清楚懷仁縣還沒有搞土地清丈呢,王安石到死都沒有完成的天下田畝清丈,到了燕王的手中誰敢來阻攔?韓家都擋不住,誰會覺得自己比韓家臉更大?

    懷仁縣的土地究竟有多少?

    李章別看已經做了三年的知縣,可心裏卻始終沒個譜。但他覺得即便七十萬畝不到,那也不會少於六十萬畝。

    懷仁縣十幾萬人口呢,沒這麽多田畝,怎麽養活那麽多人?靠打魚還是靠煎煮私鹽?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